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96阅读
  • 18回复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兼调查,希望网友跟帖各出版单位关于这个词目的标准选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1-03-11
校标:【后母戊鼎】

---------------------------------
辞海5:司母戊鼎
辞海6:司母戊鼎
新华词典3:司母戊鼎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3-11
【青铜国宝司母戊鼎将改称后母戊鼎】近日@央视新闻30分 主播播报新闻时将“司母戊鼎”念成“后母戊鼎”,经核实学术界上世纪70年代便对此青铜器名称提出新考释,但因中小学课本宣传,原名流传更广。国家博物馆表示,该鼎入馆后将正式更名后母戊鼎,教育部门考虑修改教材。http://sinaurl.cn/ht80Io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日月止戈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3-11

后母戊鼎 来源:都市快报

后母戊鼎内铭文拓片 来源:都市快报

青铜国宝月底更名“后母戊鼎”
  3月底,位于国博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据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变对这件青铜器的名称提出了新的考释,但因中小学课本的广泛宣传,它的原名流传更为广泛。
  ●网友热议
  国宝姓“司”还是姓“后”?
  近日,央视《新闻30分》主播在播报一条文物新闻时,将“司母戊鼎”念成“后母戊鼎”。不少网友发出疑问:小学课本里都有介绍的国宝究竟姓司还是姓后?
  针对网友质疑,该栏目在官方微博中回应称,主播没有读错。
  随后,记者登录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发现,早在去年12月18日国博就曾作出回应。
  网站上介绍,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
  由于中小学历史课本的广泛宣传,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等名称流传更为广泛。
  在官网的藏品介绍中,名为“后母戊鼎”的青铜大方鼎确为教科书上的“司母戊鼎”。
  ●国博回应
  国宝搬新家后将更名
  学术界对这件青铜鼎是“司”是“后”的争议已经持续多年,由于后母戊鼎的名气远远没有司母戊鼎的名气大,所以一直难以改名。
  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件国宝将入住国博青铜厅,入住“新家”的同时,它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展品的标牌和解说词都将改为“后母戊鼎”。
  3月底,青铜厅开展后,市民参观后母戊鼎时,会发现这件国博的镇馆之宝的标牌已经不再叫“司母戊鼎”。
  ●教委态度
  教育部正在修订教材
  上午,记者致电负责北京版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总编室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此事,在教材修订的时候会考虑。教材的修改需要市教委等多部门协商。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修订都是由教育部相关部门来负责,目前教育部正在修订,如果涉及教材内容修改,教育部相关部门会考虑。
  ●背景资料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据中国文物网记载,司母戊鼎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旧说认为其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作。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已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
  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
  文/记者韩旭孟庆伟

【职业校对交流群:100079712】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3-11
《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等都涉及到“司母戊(方)鼎”,看来这些辞书也得作相应修改了。

《辞海》第6版:
【司母戊鼎】商代晚期青铜器。长方形,四足,通高133厘米,重875千克,为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司母戊鼎(Simuwu Ding)】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王陵区商代大墓。为现知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礼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千克。长方形腹,双立耳,四圆柱形足,折沿,方唇。器腹四边角、每面正中和足上端均有扉棱。鼎上的纹饰主要由兽面、夔龙和牛、虎等形象组成。……

《汉语大词典》:
【司母戊方鼎】商代晚期王室的祭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方形,四足,立耳,饰饕餮纹。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中仅见的。方鼎结构复杂,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商晚期青铜器冶铸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雪雨海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3-11
大家熟知司字没有简繁之分,而“后”繁体字是“ ”,觉得不怎么像,而且从用途来看,司也更合理。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11
雪雨海:
大家熟知司字没有简繁之分,而“后”繁体字是“ [图片] ”,觉得不怎么像,而且从用途来看,司也更合理。

前后的“后”在繁体字中作“後”,皇后的“后”在繁体字中仍作“后”。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雪雨海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12
后母戊到底何解呢?
1976 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这样反推,“司”应当是“后”的意思。
在线朔漠鹰扬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11-03
文史和辞书学学者,江苏教育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赵所生:

【新说:还是“司母戊鼎”正确】国宝商代司母戊鼎之名,有学者曾提出“司”为“后”反写,应改为“后母戊”,意即:敬爱的母亲戊。毕生研究青铜文字的杜廼松先生近称:司母戊之名不容置疑。“司”“后”互为反写,但非同义,且“后”到东周才出现。“司”通“祀”表祭祀,“司母戊”意即:祭祀母亲戊。
90+成员,中国第一家全无纸化校对公司(2017第8年);QQ32767629;微信13535042004;公众号jiaoduiw;手机13535042004
在线朔漠鹰扬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11-03
校对网校对标准暂定后母戊鼎。。。个人感觉这名字很不雅,毕竟现代汉语后母是后妈的意思。。。当年第一感觉定司,从现代汉语字形理解,从祭祀理解,当然也可以从读音理解,司同思,思母,多美好。。。个人支持司母戊
90+成员,中国第一家全无纸化校对公司(2017第8年);QQ32767629;微信13535042004;公众号jiaoduiw;手机13535042004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12-16
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

“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王武丁时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離式双虎食人苜纹,腹部周缘饰膂餮纹,往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己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音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翮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超。“后母戊”青铜鼎的镑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髙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此外,经光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迸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 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中可见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撰文:于成龙)

见:http://www.chnmuseum.cn/zp/zpml/201812/t20181218_25989.s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7-12-20
某网友:
【“后”在上古是帝王】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词语。但在上古,“后”代表帝王。夏禹曾任职“司空”,其子孙不敢与禹比肩,把“司”字反转以“后”自称,故“后”在周以前皆指君王。郑玄注《诗经》“商之先后”:“后,君也。”秦皇统一六国后天子称皇帝,帝之正妻才叫皇后。以前的司母戊鼎,“司”作祭祀解。现多数人认可改称的“后母戊鼎”,“后母戊”三字指君王的母亲戊;“后”也引申为伟大、敬爱的,如“皇天后土”,这样,“后母戊”也可解作敬爱的母亲戊。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8-04-07
青铜大师杜廼松:“司母戊鼎”名称不容置疑
  
张  鹏

  命运多舛的司母戊鼎
  杜老一生鉴宝无数,最著名的当属“马踏飞燕”等国宝级文物。国之重器司母戊鼎几十年来令他魂牵梦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做了很多精深的研究,直到不久前还撰写了新的论文《司母戊鼎铭文形音义研究》,对学界争论已久的“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的问题做出了严密的考证。
  司母戊大方鼎因为收入了历史教科书,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可是关于这个古鼎的传奇故事和它的来历用途,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
  1939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的叔伯哥哥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探杆头上带着铜锈。当晚,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趁着夜幕动工挖掘,为了防备日本人发现,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洞口。第二天晚上,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连挖了三个晚上,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这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司母戊鼎。
  早在193711月,安阳就被日寇占领。大方鼎出土后,村民们将之秘密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用柴草伪装好。可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向当时驻东营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报告此事。
  不久,日本人派兵进村搜宝。将吴家大院翻了个底朝天,无功而返。原来吴培文将大鼎埋到了自家马棚地下。第二次,日军来了三辆大卡车,一进村,就架起了机关枪,四处搜寻。由于吴培文在马棚做了伪装,泼了泔水,日军仍然没有找到大鼎。
  这之后,机智的吴培文买了一个青铜器,藏在自家炕洞里。不久以后,日本兵和伪军又进村了,抢走了那个买来的青铜器。而此后,吴培文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
  19466月,吴培文在当地官员的劝说下把大鼎从吴家大院东屋挖了出来,上交政府。1948年,大鼎首次在南京展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据记载,蒋介石曾亲临参观大鼎。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最终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被专门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如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司母戊”与“后母戊”命名之争
  “当时这个大鼎并没有名字,当地村民一直叫它‘马槽鼎’,因为形似马槽;后来又称为‘安阳大鼎’,这是以它的发现地命名的,都是很淳朴的名字”,杜老告诉我。不过,文物专家给古鼎命名通常都是根据鼎内部的铭文,用鼎主人或者做器者的名字来命名。于是,早期郭沫若先生和范文澜先生都称大鼎为司母戊鼎,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数十年。
  杜老对司母戊鼎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它是中国青铜器的瑰宝,“青铜器,国之大器啊!”他感叹,虽然曾经考察过无数青铜国宝,但他始终对司母戊鼎念念不忘,并进行过精深的考证研究。
  1980年,杜老首次考证出司母戊鼎的年代为殷墟前期,是祖庚、祖甲为祭祀母亲戊制作的青铜器,与当时学术界认为古鼎诞生于殷墟后期的观点不同,这篇论文震动了国内外的考古学界。
  杜老的依据来自1976年在安阳挖掘出的另外一座殷商古墓——著名的妇好墓中出土的古鼎。妇好是商王武丁三个法定配偶中的一个,也是商朝的一员女将,武艺超群,跟外族的征战中,妇好一出战,每次都能得胜。
  妇好庙号为“辛”,妇好墓中出土有两百多件青铜器,其中两件大方鼎和兕觥(sì gōng,古代盛酒或饮酒器)等器物都有“司母辛”三字铭文,应是武丁的儿子祖庚、祖甲为祭祀“母辛”而做。
  杜廼松在论文中指出,商代青铜器铭文字的结构和字体特点在同一发展阶段内是基本相同的,司母戊鼎铭文和司母辛鼎的铭文书法特点相近,这说明两器的制作时间也是接近的。因为司母辛大鼎的时代可以确认,它是属于武丁到祖庚、祖甲时期,从司母戊鼎的铭文内容、字体、造型、花纹和铸造等考察,也应属于殷墟第二期武丁、祖庚、祖甲时期。杜廼松据此考证,母戊是武丁另一位配偶,而鼎是祖庚或祖甲为其母戊而作。司母戊鼎应是殷墟前期作品。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然而,近年来围绕着司母戊鼎的名字,却又风波再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一些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后”字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2011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司母戊鼎亮相时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层面,甚至出现了尴尬的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仍为“司母戊鼎”。
  坚持“司母戊”为正确命名
  古鼎定名的众说纷纭让杜廼松深感不安,本着老学人的那种专注和较真的劲头,他决心要把这一个字的事情弄清楚。为此,杜老查找翻阅古书典籍,研究祭祀礼俗,对各时代的古文字进行反复对比,深入考证,终于找到司母戊鼎的“司”字令人信服的证据。杜老的论文今年8月已发表,立即引起了文博考古界的关注。
  杜廼松认为,从科学角度分析,大鼎称“司母戊鼎”是准确恰当的。他指出,大鼎铭文字“司”字,按许慎《说文解字》云,其结构“司,从反后”,用通俗语言解释,即“司”字为“后”字的反写。对许慎的解释,如单纯从“司”字的字体建构上看,此说法似无差错。但他在这一名著中,对“司”字的解释仅仅是从字形结构上予以阐释,并未提到“司”字有“后”义,说明了“司”字与“后”字,非同义。“两个字的意义不同,不可以相互为用,不是转注字;两个字音不同,不相近,互相不可假借。”
  杜廼松进一步指出,《说文解字》将“后”字与“司”字分别列出,分属“后部”和“司部”。不少资料证明,早期甲骨文、金文中“后”字的写法,一般则写作“毓”, 不写“后”。“毓” 即“后”字,甲骨文与金文有较多的例证。而且,甲骨文、金文的“毓”作“后”时,其义多指先公先王,并没有“王后”的意思。较多资料证明,“司”字非“后”字,从金文资料考察来看,“后”字的写法,要到春秋战国时才出现,战国印玺等沿袭了“后”字的写法。在出土或传世的文物中,“后”字写法的出现,离司母戊鼎的时代殷墟前期相差将近千年。
  杜廼松认为,安阳大鼎铭文的“司”字不可作“后”解,还可以从使用大鼎的祭祀者和被祭祀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明。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在出土的铜器中,两件大方鼎上有“司母辛”铭文,他从甲骨文、金文、考古学、书法艺术等诸多方面考察,证明了“司母戊”鼎之“戊”与“司母辛”鼎之“辛”同为商王武丁王配偶。进一步确立了两鼎的年代均属殷墟第二期,武丁至祖庚、祖甲时期。按此,“母戊”应是商王祖庚和祖甲之母辈。“母戊”称谓清楚地标明了被祭祀的对象与祭祀人的辈分关系。“母戊”即为祖庚、祖甲之母辈,祭祀者应为祖庚或祖甲。“司母戊” 之“司”与祭祀之“祀”字,声音相近,“司”字无疑可假借为“祀”字。《尔雅·释诂》:“祀,祭也”。商周青铜器作为重要礼器,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纪念死者的祭器。
  杜廼松还对古代的祭祀礼仪作了考证。他指出,卜辞有“司室”一辞,“司室”即“祠室”,即宗庙内的祭祀之所宗祠。还指出,对大鼎的“司”字,可以作这样理解,实际上是“祀”或“祠”的简化字,从声韵上看,更贴近于祀字。他认为,大鼎的“司”字,解释成“祀”字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司”字,在音、义上既与“祀”字相通,“司母戊”三字即可直接解释和破译了,即“祭祀母亲戊”。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把‘司’字作为‘后’字解,试想儿辈怎能将其父武丁王的配偶在祭器上直接称其为‘后’呢?”从典籍看,这也完全不合商周时代严格有序的礼仪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杜廼松认为,从“司母戊”大鼎形体之硕大、铸造之精良、装饰之诡谲、铭文之宏放典雅等特点看,体现了殷商时期高级贵族对祭祀礼仪的重视和隆重程度。他多角度研究考证了大鼎铭文的形音义,大鼎称“司母戊”鼎是恰当的。
  杜老费尽心血,终于完成了对古鼎名称的考证,符合青铜器定名“名从主人”的原则,杜老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见: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1102/c372329-28829395.html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8-08-28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教材《美术鉴赏》: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9-08-19
《人民日报》2017810日第24版:2006年,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年,安阳举行了盛大庆典。司母戊鼎前人山人海。激动的人们奔走相告。
《人民日报》2015107日第8版:对安阳的寻访,本是为拜访那尊举世闻名、天下无双的青铜国宝司母戊鼎以及写就中华文化辉煌的殷墟甲骨。
《人民日报》2009114日第20版:山山有宝藏,代代出大匠,烈火熔化金银铜铁锡;铸司母戊鼎,炼绕指精钢,世传吴王金戈越王剑。

《人民日报》2013814日第14版:甲骨片、后母戊鼎、贾伯壶、拓片……记述中国象形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13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意味着古老中国文字艺术展将开启它奇幻的世界之旅。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20-09-21
《辞海》第7版:
【后母戊鼎】商代晚期青铜器。长方形,四足,通高133厘米,重875千克,为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宫村。鼎腹内有铭文“后母戊”(旧释“司母戊”)三字,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注:《辞海》之前的版本均以“司母戊鼎”为条头。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20-09-22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中,“司母戊鼎”出现13次(以“司母戊鼎”为条头),“后母戊鼎”出现18次(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条)

见: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22915&Type=bkzyb&SubID=60853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在线朔漠鹰扬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21-10-14
安阳殷墟博物馆继续用“司母戊”
90+成员,中国第一家全无纸化校对公司(2017第8年);QQ32767629;微信13535042004;公众号jiaoduiw;手机13535042004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22-10-12
朔漠鹰扬:
安阳殷墟博物馆继续用“司母戊”

“司母戊鼎”已经约定俗成,贸然改名只能带来混乱。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22-10-30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