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大》收“舒缓、纾缓”,不收“抒缓”。《现汉》收“舒缓”,不收“纾缓、抒缓”,但字头“纾”释义②为“延缓”,举例“纾缓”。
《汉语大词典》:
【舒緩】1.懈怠,废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亡功者受賞,有罪者不殺,百官廢亂,失在舒緩。”《後汉书·卢植传》:“此謂君政舒緩,故日食晦也。”2.从容;缓和。晋潘岳《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明吴承恩《寿熙台潘公八帙序》:“天且益厚之,使舒緩以觀餘慶,則大年遐福可契而取也。”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陈独秀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竣急有差。”3.指行动迟慢。《北齐书·崔赡传》:“吏部尚书尉瑾性褊急,以贍舉指舒緩,曹務繁劇……遂免歸。”《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懷恩爲人雄重寡言,應對舒緩,然剛決犯上。”宋叶適《齐云楼》诗:“舒緩未爲愚,疏達終多智。”4.宽松。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剥訖,即編爲巴籬,隨宜夾縛,務使舒緩。”5.平缓。郭沫若《海涛集·神泉(二)》:“倒也并不是怎么高的山,在舒缓的斜坡上走了四五里路,已经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紓緩】宽缓;使宽缓。明贾仲名《萧淑兰》第四折:“舞態輕盈,歌聲紓緩。”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其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結極斬絶,然中自紓緩,無餘法而有餘味。”平心《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康熙帝的一切纾缓社会矛盾的策略和设施,并没有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舒缓】shūhuǎn [形] ① 缓慢:动作~|节拍~的歌声。② 缓和:语调~|他的心情好像~了一些。③ 坡度小:他从~的斜坡上慢慢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