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發憤】1.勤奋;决心努力。《史记·孔子世家》:“其爲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乃發憤著論,杜門絶交,斯誠感激有爲而然。”《宋史·文苑传五·苏洵》:“年二十七始發憤爲學。”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徐翁》:“督尚書兄弟發憤爲學,相繼登第。”丁玲《过年》:“小菡要发愤读书,要争气。”参见“發憤忘食”。2.发奋振作。汉班固《东都赋》:“於是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赫爾發憤,應若興雲。”《後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時政平則文德用,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故漢世有發憤張膽,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南史·文学传·祖皓》:“逆豎滔天,王室如燬,正是義夫發憤之秋,志士忘軀之日。”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有等人精神發憤,都待要習文演武立功勳。”《明史·欧阳一敬传》:“自嚴嵩敗,言官争發憤論事,一敬尤敢言。”3.发泄愤懑。《楚辞·九章·惜诵》:“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史记·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原兹文之設,迺發憤以表志。”唐成玄英《〈庄子〉序》:“﹝莊周﹞當戰國之初,降衰周之末,歎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明何景明《述归赋》:“左氏著《國語》,馬遷抽《史記》,荀卿董子之流,皆有論譔,大抵困屈窮阨,發憤述作。”4.激起愤慨;激于义愤。《史记·伯夷列传》:“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後汉书·袁术传》:“董卓無道,陵虐王室……天子播越,宫廟焚毁,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晋书·刘琨传》:“逆胡劉聰,敢率犬羊,馮陵輦轂,人神發憤,遐邇奮怒。”宋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無位於朝,憂國遑遑。發憤抗言,忠鯁激昂。”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蓋秦滅六國,四方怨恨,而楚尤發憤,誓雖三户必亡秦 。”5.犹含恨。《汉书·司马迁传》:“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發憤且卒。”晋潘岳《马汧督诔》:“慨慨馬生,硠硠高致。發憤囹圄,没而猶眡。”唐刘知幾《史通·五行志杂驳》:“昭子以納君不遂,發憤而卒。”《明史·刘源清传》:“振前爲亂卒所擁,實不反,詣源清自明。不能白,發憤自殺。”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城陷,發憤投水死。”
【發忿】1.愤懑。《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悲故鄉而發忿兮,去余邦之彌久。”王逸注:“忿,恚也。”2.犹发愤。发泄愤恨的情绪。《後汉书·朱浮传》:“夫楚魏非有分職匡正之大義也,莊王但爲争强而發忿,公子以一言而立信耳。”《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八年》:“白公爲亂,非欲取國代主;發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固爲俱靡而已。”3.犹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努力。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匆匆發忿出家門,别尋生理度寒温。男兒有軀長七尺,不信天教一世貧。”《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這是我分俸些須,你拿去奉養父母。到家並發忿加意用功。”
【發奮】1.振作起来;奋发。《管子·五行》:“然則天無疾風,草木發奮,鬱氣息,民不疾,而榮華蕃。”明张居正《论时政疏》:“頃者,陛下赫然發奮,激厲將士,雲中之戰,遂大克捷,此振作之效也。”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一幕:“现在正是我们年青人发奋有为的时候了!”2.勤奋;决心努力。清彭绍昇《陈和叔传》:“居常恨《宋史》蕪雜,是非溷失平。則發奮删其繁累,搜討先正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