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曈曈】1.日初出渐明貌。唐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山頭曈曈日將出,山下獵圍照初日。”宋王安石《馀寒》诗:“曈曈扶桑日,出有萬里光。”鲁迅《集外集·斯巴德之魂》:“初日曈曈,照 斯巴德 之郊外。”2.明亮貌。南朝梁何逊《苦热行》:“昔聞草木焦,今覩沙石爛。曀曀風愈静,曈曈日漸旰。”唐张籍《相和歌辞·董逃行》:“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宫。”宋范成大《新岭》诗:“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清唐孙华《夏旱述忧》诗之一:“乾埃滚滚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
台湾《国语辞典》:
【曈曈】tóng tóng 天將亮時由暗轉明的樣子。唐·元稹《鶯鶯傳》:「華光猶苒苒,旭日漸曈曈。」
【旭日】xù rì 早晨初升的太陽。唐·元稹《鶯鶯傳》:「華光猶苒苒,旭日漸曈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