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正用还是误用?
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1)别人伤心,你可能也会感到难过,这种感同身受很多人都有。
(2)消息是传递简明的信息,让人知晓;而通讯是把信息写成一个新闻故事,让人感同身受,有进一步的理解。
(3)那天晚上,所有的观众都成了那个年轻人,都坐上了那条小船,因此都感同身受。童话的寓言,就是这样上升到人生哲学。
(4)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作者评析:例句中的“感同身受”,文句的作者大都理解为“身有同感”、“亲身感受”、“深有感受”等意思。而“感同身受”的实际含义并不是这样的。感:感激。身:亲身。心里感激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也泛指他人的烦恼,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李晓奎 “感同身受”的误用 《中学语文》2008年第18期)
根据作者的评析,以上例子中的“感同身受”都属误用。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感同身受”出自于《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原文为“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身同感受。”后来化用为感同身受。原意为感激如同身受。我们可以先看看一般词典的解释。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将之解释为:“感:感激;身,亲身。指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旧版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感激的心情如同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达谢意。”可以看出,感为“感激”之意时,用于而代人向对方致谢;感为“感受”之意时,用于亲身感受到给对方带来的麻烦。如:“孩子年纪还小,远离家门去北京读书,承蒙周老师悉心照顾,在此作为孩子的爸爸,我感同身受。”而上例中所用“感同身受”都不符合这两种意思,所以属误用。但是,我们知道,词语在运用过程中,它的词义是能够也允许发生变化的。比如,“臭”在上古文章中指气味,含香气。但今天专指臭味。词义缩小了。又如“空穴来风”, 原意为“消息和传说是有原因的”, 但由于词义的演变导致了原有用法发生了改变。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现在该词既可以用来形容有根据,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根据。感同身受在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广泛的误用,甚至误用的频率远远高于正用,以至于今天我们已经接受了它的“误用”,并且约定俗成。它的“误用”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及作家作品中。例如:
1、 日本惨烈大地震,……要说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就是 3月14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对中外记者所说的,“我们感同身受。”(《齐鲁晚报》2011年03月21日)
2、在一衣带水的中国,我们感同身受,深切关注友邻日本所蒙受的这次巨大灾难。(新华网2011年3月11日)
3、想到我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就不寒而栗。(舒婷《失语的石头》)
很明显,以上例子中的“感同身受”都不是上文列举的两种意思。在这几例中,可将之解释为“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我们若再说这都是误用,就显得过于墨守了。也因此,商务印书馆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解释为“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可以看出,新版词典加了一个人们最易误用的一个意项:“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由此可见,感同身受的词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扩大。所以,今天,感同身受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用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用了。比如:
1、此时,被压迫妇女的悲惨遭遇,使赵盼儿感同身受。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六编)
2、你们的诉求我感同身受,将带到北京。(《重庆商报》2011年3月1日)
《语文月刊》2012第一期
原文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2a3ba0100zv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