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杜永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49“亭亭玉立”中的“亭亭”可否写成“婷婷”
有人把“亭亭玉立”中的“亭亭”写成“婷婷”,并且说这样更合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亭”的本义是“古代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公房”,后引申出“直立”义。
重叠形式“亭亭”则用来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例如:汉代刘桢在《赠从弟》中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晋代傅玄在《短歌行》中说:“长安高城,层楼亭亭。”宋代苏轼在《虎跑泉》诗中说:“亭亭石塔东峯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婷”最初有“容颜和悦”的意思,后引申出“(人或花木)美好”义,重叠形式“婷婷”用来形容人或花木美好的样子。例如:“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时体态轻盈柔美的样子)。又如“倚着一株十分娟秀的樱花,很像一位婷婷的村姑。”(《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再如,宋代陈师道在《黄梅》中说:“冉冉梢头绿,婷婷花下人。”
“亭亭玉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花木等挺拔美观或女子身材修长秀美。例如巴金在《家》中说:“尤其可爱的是他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比他妻子沈氏的短胖的身子好看多了。”再如:
(1)几年不见,原先的小丫头已经变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2)窗外的金针花开了,亭亭玉立,甚是喜人。
“婷婷”不包含“修长”的意思,因此“亭亭玉立”中的“亭亭”不宜写成“婷婷”。历史上曾出现过“婷婷玉立”的写法,但是现在工具书一般都不采用这种写法了,一般认为,“亭亭玉立”是规范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