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公爾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明李贽《晁错》:“(鼂錯)公爾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鼂氏之不安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爲了國法,所以公爾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爲着升官發財,才出首的:所以有點看不起這個人。”亦作“公耳忘私”、“公而忘私”。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爲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彼爲臣者既能捨家而顧國,國爾而忘家,公而忘私,則爲君者自當體彼一念之忠忱,或准其一月而半歸其家省視,或准其三十日或二十日歸其家省視。”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公耳忘私】见“公爾忘私”。
【公而忘私】见“公爾忘私”。
【國而忘家】谓为国事而忘其家。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爲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爲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郭沫若《水平线下·第一日》:“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國耳忘家】见“國而忘家”。
【國爾忘家】见“國而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