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息肉】赘肉。增生组织的团块或肉瘤。息,通“瘜”。《说文·肉部》:“腥,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段玉裁注:“息當作瘜。《疒部》曰:‘瘜,寄肉也。’”《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東市百姓王布……有女年十四五,豔麗聰悟,鼻兩孔各垂息肉如皂莢子。”唐赵璘《因话录·羽》:“相國崔公慎由廉察浙西,左目眥生贅,如息肉。”
【瘜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多发生于鼻腔或肠道内。《灵枢经·水胀》:“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癖而内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明唐顺之《山海关陈职方邀登观海亭作》诗:“鴟蹲蛆食安可長,瘜肉不剪成懸疣。”
台湾《国语辞典》:
【息肉】xí ròu 一種因黏膜異常而形成的突起物。多發生在鼻腔或腸道內。病因不明,僅知有遺傳性和非遺傳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