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编委金文明先生说:作为鸟名的“鹳雀”,原来单称“鹳”(guàn),是一种形状像鸿(大雁)的水鸟。由单称的“鹳”变成复称的“鹳雀”,也许跟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有关。《说文》云:“雚,小爵也……”这里的“雚”通“鹳”,“爵”通“雀”,原文相当于“鹳,小雀也……”。“鹳”和“雀”大小是不相称的,为什么要以小“雀”释大“鹳”,恐怕现在无人能说得清。不过《说文》是一部权威字书,既然它这样说了,人们只好接受,而且顺理成章地把“鹳”复称为“鹳雀”。当然,“鹳雀”的意义仍然从“鹳”不从“雀”,是一种大鸟。“鹳雀”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豳风·东山》。“雀”为小鸟,与“鹳”不太相配,而与“雀”同音的“鹊”则体形稍大,尾翅俱黑,比“雀”接近于“鹳”。于是,“鹳鹊”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鹳雀”的异形词。“鹳鹊”这个写法最早出现于唐代,如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见《语林拾得》第20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