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鱗次櫛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密密地依次排列。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雖鱗次櫛比,而柳栅沙溝,衝突道側,行旅患之。”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人存诗》:“漁家曬網,每于古戍沙灘,斜日西風之下,鱗次櫛比,而青山每爲所掩。”徐迟《汉水桥头》:“两岸屋宇,鳞次栉比。”亦作“鱗次相比”。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細視之,乃羣小蛤,鱗次相比,綢繆鞏固。”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今府城西平地泉源觱涌,雪濤數尺,聲如隱雷,泉凡三穴,鱗次相比,稍施人力矣。”
【櫛比鱗次】亦作“櫛比鱗差”。亦作“櫛比鱗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國之佳人也,時人比於錢唐蘇小小。死葬吴宫之側,行客感其華麗,競爲詩題於墓樹,櫛比鱗臻。”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邇來林棲谷隱,櫛比鱗差。”《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築江石以護之,上植楊柳,旁種蔓荆,櫛比鱗次,賴以爲固。”冰心《最后的安息》:“万绿丛中的土屋,栉比鳞次的排列着。”
【櫛比鱗差】见“櫛比鱗次”。
【櫛比鱗臻】见“櫛比鱗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