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民起:东一pá子西一扫帚
我在审读《质量春秋》月刊2014年第4期时,在第50页见到这样一个句子: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制度建设只会给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混乱。
我看到“耙”字,感到愕然——在我的大脑里,是“东一筢子,西一扫帚”。
在我印象中,这条俗语主要是说小孩子的,较少用于成人,形容“制度建设”更是凤毛麟角。
上网查,得到下面一个资料——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王士美《铁旋风》第四章四:“赵抗总是粗着喉咙,大着嗓子,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乱放炮。”亦作“东一筢子西一扫帚”。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他紧靠着伪军坐在木头上,东一筢子西一扫帚地胡乱扯起来。”
我有农村生活经历,“筢子”是“搂(lōu)柴草用的工具,有长柄,一端有一排用竹子、铁丝等制成的弯钩”;“耙子”是“聚拢和散开柴草、谷物等或平整土地用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现汉》)请注意关键词:筢子——“工具”“弯钩”;耙子——“农具”“齿”。筢子主要用于田间(地里)和场院;筢子主要用于家里和田间(地里)。小孩子是较少去田间和场院,他们主要在家里玩耍。“东一筢子,西一扫帚”用于成人,甚至用于“制度建设”,是引申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