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第7版:
【东突厥】一作“北突厥”。古族名。隋开皇二年(582年)始波罗可汗与达头可汗将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境内不相统一,有几个可汗互争雄长,遂为西突厥所迫,向隋求婚纳贡称臣,并迁居漠南。炀帝时复叛。唐贞观四年(630年)灭于唐。永淳元年(682年)首领骨咄禄复兴,数世皆与唐互市,使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天宝三载(744年)因内乱及生产破坏,为拔悉蜜、葛逻禄、回纥所破。
【西突厥】古族名、古政权名。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推翻宗主柔然,建立突厥汗国;其弟室点密可汗于556—567年间完全征服嚈哒,占据阿姆河以北地区,成为突厥汗国西方领地的实际统帅。隋初,阿波系突厥与突厥大可汗发生频繁冲突,从而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以西域为根据地的突厥势力史称西突厥。611年以降,室点密系的射匮可汗逐步占领西域广大地区,并与东突厥政权最终决裂,建立独立的西突厥汗国。显庆时被唐高宗击灭,在其地设置府州。西突厥曾经拥有今新疆和中亚诸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对唐和印度、东罗马、波斯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