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洗心革面】《易·繫辞上》:“聖人以此洗心。”又《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后以“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自今以始,洗心革面,皆以惠養元元爲意。”清林则徐《会札刘蒋二函传谕义律饬令空趸等船开行》:“本大臣、本部堂原欲使之洗心革面,何必令其膽落魂驚。”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五:“他又叫人把绑张富英三人的绳子都松了,叫他们回去,洗心革面,坦白完了,好好务庄稼。”亦作“洗心回面”。清钱谦益《王淑士墓志铭》:“﹝楚士﹞習其反覆教誨,出於至誠,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負。”
【洗心回面】见“洗心革面”。
【革面洗心】《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又《繫辞上》:“聖人以此洗心。”后以“革面洗心”比喻彻底悔改。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阿里骨兇狡反覆,必無革面洗心之理。”清林则徐《会饬查验新到外船货物勾量水痕札》:“各國夷人共聞共見,自必革面洗心,恪遵功令。”克非《春潮急》三十:“只要肯改变立场,真诚地革面洗心……前途仍然是有的。”亦作“革面悛心”、“革面革心”。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義感脅從之伍,以含弘安反側之徒。革面悛心,期乎不日。”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畏尾,蔚蔚九變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無私。”
【革面悛心】见“革面洗心”。
【革面革心】见“革面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