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蝌蚪】亦作“蝌斗”。1.蛙或蟾蜍的幼虫。《南史·文学传·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蝌蚪生水中,蝦蟇,青鼃之子也……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脱。”清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词:“晴髻離離,太行山勢如蝌蚪。”2.指蝌蚪书。宋苏轼《凤翔八观·石鼓歌》:“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元谢应芳《怀詹国远》诗:“蝌蚪殘書補未全,齋居一榻坐來穿。”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孔壁既彰,蝌斗煌煌,匪籀而倉,蓋憲章者文武,而匪憲章宣王,史之小罪三。”参见“蝌蚪書”。
【蝌斗】见“蝌蚪”。
【科斗】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庄子·秋水》:“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陆德明释文:“科斗,蝦蟇子也。”唐韩愈《峡石西泉》诗:“聞説旱時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龍。”宋梅尧臣《初闻蛙》诗:“何時科斗生,草根已吐牙。”鲁迅《呐喊·鸭的喜剧》:“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2.指科斗文字。唐韩愈《科斗书後记》:“於汴州識開封令服之者,陽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經》,衛宏《官書》,兩部合一卷。”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固步覘之,不識其字,既非蟲篆八分科斗之勢,又非梵書。”宋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廟器刻科斗,寳樽播華蟲。”3.指古文经籍。唐刘言史《放萤怨》诗:“架中科斗萬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見。”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十:“子由嘗跋東坡遺稿云……科斗藏壁間,見者空歎驚。廢興自有時,詩書付西京。”4.指科斗形营帐。唐崔湜《大漠行》:“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