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961阅读
  • 11回复

角蟒、脚蟒、蛟蟒还是绞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8-30
— 本帖被 admin 从 × 【J】√ 移动到本区(2011-01-31) —
《哈尔罗杰历险记》“亚马孙探险”里是“绞蟒(南美第二大蛇)”,从汉字组词规律来说,感觉“蛟蟒”组合更适合。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新温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8-30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母龙曰蛟。---《抱朴子》

  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中医泛指腹内寄生虫。

  蛟是中国古代的神兽,传说虺千年为蛟,蛟五百年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头上长角),千年为应龙(有翼)。龙与鲲交合的产物。

PS:从“蛟”这一个字的各种解释可以看出,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是只属于中国的,别的地方是没有的,即蛟为龙。
从汉字组词规律来看,《哈尔罗杰历险记》“亚马孙探险”里的“绞蟒”,是翻译者权衡后的产物。
如果用“蛟蟒”,理解时会让人从字面上产生概念上的模糊不清,这不符合翻译要求的“在透彻地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用标准的汉语表述出来”。所以我猜测翻译者就用了“绞”这个字。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8-30
水蟒(也称绿水蟒)其实就是森蟒,也有翻译成森蚺或者绿水蚺的。国际上为了避免一物多名,才产生拉丁学名的双名法,森蚺的学名是:Eunectes murinus 英文名:Green Anaconda。

绿水蟒
开放分类: 自然、爬行动物、蛇、动物

科 名:蚺蛇科

中文名:绿水蟒

学 名: Eunectes murinus

属 名: Eunectes

食 性:以各种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会捕食鳄鱼,但仍偏好哺乳类动物。

分 布: 亚玛逊河流域至哥伦比亚间。

形态特征:为时世界上最大的蛇类,全长约5-6公尺,文献记录最长可达12公尺。体色为鲜明的绿褐色,并具有黑色的水珠花纹。眼睛较为突出,且鼻孔亦略向背面外翻 。

生活 习性:栖息于热带雨林区的水边,常游入水中。夜行性。胎生,可产20-40条幼崽。

生活在南美洲热带地区的绿水蟒同样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成年的绿水蟒可以长到10米以上,虽然它的长度也许比网纹蟒要短,但是其超粗的体型以及惊人的重量让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蛇.

【jiao蟒是南美第二大蛇,所以,要和森蚺区别开来】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8-31
通常的说法,森蚺和水蟒是同一种动物。
森蚺因为生活在水边,靠水的浮力来减轻体重带来的活动不便,因此也被称为“水蟒”。但是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网纹蟒等也靠近水边,称它们为水蟒也不过分,比较保险的是根据学名来区分,森蚺学名Eunectes notaeus,网纹蟒学名Python reticulatus,从这个角度看,它们不仅不是同一种动物,而且还有较远的亲缘关系,不是同一属的动物,森蚺卵胎生,生下来就是小蛇,而网纹蟒是产卵孵化的。
【网纹蟒是亚洲蛇,森蚺是美洲蛇】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31
美洲绞蟒这种叫法很不专业,所有蛇吞噬较大猎物时都会用绞的手段,而红尾蚺是美洲仅次于水蚺(也叫森蚺)的第二大蟒蛇,你要找的真正对象或许就是它:http://baike.baidu.com/view/13882.htm
红尾蚺(Red-tailed Boa)
  分类:蟒科 蚺亚科
  学名:Boa constrictor ssp.
  产地:墨西哥、中、南美洲
  体长:一般约2—3M,最大甚至超过4M
  食物:哺乳动物、鸟类、蜥蜴等
  繁殖:卵胎生,一胎可产下50只小蟒
  习性:喜欢居住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如热带雨林,无树的草原等。像其他蛇一样会爬树。性情温和,容易与人驯熟相处,容易驯化。
  饲养:幼体可在置放有栖木的笼子内饲养,长大不再需要栖木。
  红尾蚺的尺寸适中,性情温和不像缅甸蟒过于巨大,且脾气暴躁。红尾蚺头背黑色直条纹,尚有短横相互交错,尾部明显红色纹路,非一般蛇类能比,性情温和,易驯服此品系分布范围自墨西哥、秘鲁、巴西等地约有以下种类
  1 Boa constrictor imperator Colombia
  2 Boa constrictor constrictor (Guyana Surinam)
  3 Boa constrictor amarali
  4 Boa constrictor melanogaster
  5 Boa constrictor nebulosus
  6 Boa constrictor occidentalis
  7 Boa constrictor orophias
  8 Boa constrictor ortonii
  9 Boa constrictor sabogae
  其中Boa constrictor occidentalis阿根廷红尾蚺属于CITES附录1,其它品种属于CITES附录2, 而其中Guyana与第3类苏里南红尾蚺(Boa constrictor constrictor) Surinam因尾部特别鲜红且尺寸较其它种类较大,价格非常高,约为一般哥伦比亚种的5倍~10倍的价格。约在数万元间,刚出生之红尼蚺尺寸,约在35cm~55cm重量约80公克,而成年的红尾蚺中,哥伦比亚红尾蚺大约120cm~270cm而圭亚那红尾蚺与苏里南红尾蚺大约360cm~450cm甚至最大有到550cm饲养的红尾蚺其重量可达60磅以上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31
【综上】《哈》作品中的“绞蟒”的翻译虽然是不妥的,好在是文学作品,该作品也针对绿水蚺与绞蟒(南美第二大蛇)进行了区分。《哈》作品翻译过程中,如果以“红尾蟒”来和后文的“森蚺”区分那是很棒的。而“蛟蟒”也不是学名,在中国很多文学作品中,蛟蟒指的是很大的蛇。

【所以】绞蟒,在《哈》作品中译本中可以理解为“红尾蟒或红尾蚺(学名)”的一种;蛟蟒,一般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指的是很大的蛇。

【建议】文学作品中最好不使用“绞蟒”,而用“蛟蟒”,像《哈》作品以后再版最好用“蛟蟒”或“红尾蟒”,其他非文学作品中一般用学名“某某红尾蚺或某某红尾蟒”。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8-31


红尾蚺





Boa这一名词概括了6个属、50个种类的从属于Boidae这个Family的蛇类。Boa是Pythons的近亲,这一Family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蛇类——南美洲的water-dwelling ANACONDA 。所有的Boa都是无毒的蛇类,并且靠缠绕力捕食。大部分的Boa在夜间变得活跃并利用它唇缘的热坑捕食热体的猎物。

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和西印度群岛都有红尾蚺的分布。红尾蚺通常可以长到3.7M,但有最长的记录是5.6M。在爬虫宠物贸易中,因为这蛇的红褐色的尾巴,所以他通常被唤作"red-taile" boa 。

Boa是原始的蛇类,在解剖的特征中发现了他具有蜥蜴的血统,例如:具有后肢的骨骼残留及存在和蜥蜴相同的肺(蟒蛇是具有两个肺部的,而现在大多数的蛇已经进化成只有一个肺部,除了林蛇)。

出处:在美洲热带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中的典型Boa是陆栖或树栖的,然而北非和南亚的沙蟒却是半沙漠的洞穴居蛇类。有两种生活在北美洲的Boas与沙蟒十分相象——玫瑰蟒和橡胶蟒。

生活环境:红尾蚺有很好的保护色,能够十分容易地容入地上的落叶。虽然在热带雨林,他们能够很容易就爬上树,实际上他们为了寻找猎物也会这样做,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会爬回地面。大体上,蛇是没有外耳洞、鼓膜、中耳的。在其他爬虫类,[蜗牛体]在内耳和中耳之间,但蛇类的[蜗牛体]却是在内耳和下颚关节位之间。当蛇头与地面接触的时候,地面的声音或震动会被蛇的下颚骨和头骨接收,然后通过骨头传递到[蜗牛体],之后再通过[蜗牛体]传递到内耳。因此,蛇可以很容易的察觉到地面的震动。缺少鼓膜和中耳腔意味着蛇不能听到由空气传来的声音。然而,可靠的实验证明蛇的内耳对由空气传来的低频率的声音作出反应。蛇可以通过皮肤上特殊的神经末梢察觉到热、红外线、光,这些神经末梢大概是涉及了晒太阳或其他的体温调节行为。更多的专用于察觉热能的神经出现在大部分Python在Boa的上唇的[热坑]中。

蛇皮是一层保护组织,可以防止身体受到物理的伤害和水分的流失。覆盖在表皮以上的是一层角质层,它们主要是来源于表皮的皱折或皮肤的上层组织。因为角质层是不能够生长的,或者变旧了,又或者某些不清楚的原因,蛇类必须周期性地进行蜕皮。在蜕皮期间,旧的表皮上的角质层会与表皮上的新生长出的角质层分离。蜕皮的过程会由蛇的唇部开始,把旧的角质层从里面翻到外面。蜕皮的频率主要由生长的速度决定。

红尾蚺的变异个体,在宠物贸易中可以卖高好几倍或者几十倍的价钱!

喂食:红尾蚺是靠难以置信的快速缠绕动作捕食啮齿动物和其他一些小动物。一旦把猎物缠绕着,红尾蚺就开始绷紧,阻止猎物的呼吸。之后,他会把整个猎物吞下去。

某些蛇类只会咬住猎物的头部,用自己咽喉的压挤力阻止猎物的呼吸,蛇类的苗条而充满力量的身体,在理论上是十分适合绞杀猎物的。蛇类缠绕的目的并不是要破坏猎物的身体而只是阻止猎物进行呼吸,让猎物窒息而昏迷或死亡。事例可以说明,小型动物是需要不间断的氧气供给而进行高效率的新层代谢,被蟒蛇的缠绕,死亡的速度很快。然而,对付大而强壮的猎物时,就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了。相关的,对付冷血动物也是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例如:蜥蜴,这类动物,在蛇类的缠绕时会变的迟钝,但在吞食的时候,它可能还是活的。

蛇类头部的进化是十分适合吞咽大的猎物,头骨在日益的进化中变得富有弹性,嘴部的骨头也是可活动的,这样就允许蛇可以向上张开它的嘴巴。蛇的下颚骨的两旁各有一排牙齿,这两排牙齿并不是坚固的排列着,它们只是靠韧带牵拉在一起,因此,这两排牙齿就可以做左右移动和分离的动作了。蛇可以使自己的上下颚骨分离,当同时使用下颚两排可以活动的牙齿时,就可以吞下比自己的头大三倍或以上的猎物了。

蛇类有很强的消化酶,特别是专门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可以消化猎物的毛发、羽毛、骨头……。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嘴的唾液腺也可以生产强有力的消化酶。如果唾液中的消化酶可以进入到猎物的伤口,不单止可以进行消化,还可以使得组织受到伤害引起猎物的死亡。这些有毒的物质已经在许多无毒蛇的唾液中发现,这类蛇会通过反复咬伤猎物来注入这类物质。

繁殖:在野外,Boa通常会在出生后的二、三年内生长成熟,并会在雨季进行繁殖。如果是喂养得当的话,大部分的captive- rasied boas 都会在第三年后发育成熟。一旦交配成功,Boa通常会“怀孕”4至10个月,之后就会直接生下小蛇。母蛇通常会“怀”有20至60个卵在体内。初生的小蛇大约重2至3盎司,长14至22英寸。大约在一周后,蜕了一次皮,就开始猎食。

寿命:Boa在长寿的蛇类种类中占一席之位。在记录中,生长超过20年的蛇并不罕见。曾有记录,在费城动物学公园里面(Philadelphia Zoological Gardens )的一条活了40年零3个月14天。

保护:所有的Python和Boa在国际贸易公约中都被认为是受到威胁的有灭绝危险的种类。这就意味着在国家之间出口/入口这个品种的动物时需要专用的证明文件。生活环境的被破坏引致个体数量的下降,同时,虽然在他们的范围原产地实施了保护法律,但每年还是有很多的蛇皮被作为商品出现在皮革贸易当中。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8-31




红尾蟒在南美洲的分布区域很广,就主要分类基本为7种。B.c.amarali(玻利维亚、南部巴西,简称为:BCA)、B.c.constrictor(苏里南、圭亚那等,简称为:BCC)、B.c.imperator(哥伦比亚等,简称为:BCI)、B.c.longicauda(北部秘鲁,简称为:BCL)、B.c.occidentalis(阿根廷,简称为:BCO)、B.c.ortonii(高山的亚种)、B.c.sabogae(珍珠岛,简称为:BCS)。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8-31
红尾蟒  学 名 Boa constrictor
  原 产 地 巴西,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利南
  栖息环境 热带雨林区
  体 长 2.7-3.6公尺
  适 温 摄氏22-35度.
  红尾蟒顾名思义,有着一条特殊的红尾巴.由于分布于中南美洲广大的区域,因此也被划分出至少有七个 亚种, B.c. constrictor, B.c. imperator, B.c. longicauda, B.c. amarali, B.c. occidentalis, B.c. ortonii, B.c. sabogae.每个亚种的分布范围都涵盖几个国家,以最美的亚种B.c. constrictor来说,它们分布在巴西,圭亚那,秘鲁,苏利南等国,由于巴西严禁养殖或买卖红尾蟒,因此此亚种在市面上十分少见,又称为真红尾蟒.即使有也是来自其他三个国家而不是巴西本国.
  而最多见的亚种B.c. imperator则分布于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墨西哥,哥斯达黎加,伯利兹,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更多的国家,市面上比较多见的都是来自于哥伦比亚的红尾蟒以及产于洪都拉斯外海猪岛上比较特殊的红尾蟒.红尾蟒随亚种或产区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亚种,体色上也会略有不同变化,而且尾 部红色也有深浅不同的差异.
  红尾蟒大都栖息于热带雨林或灌木林区,虽然也善于攀爬,但主要仍是以地栖为主.夜行性,在夜间捕食啮齿类动物,在人工饲养时可以小老鼠为主食,成体可以喂食兔子或鸡,鸭等.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南郭一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8-31
我觉得既然是翻译过来过的文字,没必要考证这个“绞蟒”,看下原著中用的单词,再找下科学的翻译就可以了。原译者也许并没有查过,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翻译,这在文艺作品中是很多见的
特别我觉得将其进行古文考据更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第一,这不是古文中的翻译。
第二,作者不是中国人,也没有汉文学的经意于其中,纯属不必要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8-31
在我提出异议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少儿读物《百科探秘》杂志把连载的《哈尔罗杰历险记》“亚马孙探险”中的“绞蟒”改成“蛟蟒”。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9-03
北大中文论坛网友Fougerelis:
我认为中文原没有“绞蟒”一词,它可能是由boa constrictor(误)译过来的。英文boa和constrictor都是蟒蛇的意思,Boa constrictor则是拉丁学名,中文是“红尾蚺”,英文和法文也叫boa constrictor,但英文动词constrict有压缩、收缩的意思,也有“缠绞”的含义,蟒蛇能够缠绞猎物,所以译成了绞蟒。

法国飞行员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一书英译本开头两段是:

Once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saw a magnificent picture in a book, called True Stories from Nature, about the primeval forest. It was a picture of a boa constrictor in the act of swallowing an animal. Here is a copy of the drawing.

In the book it said: "Boa constrictors swallow their prey whole, without chewing it. After that they are not able to move, and they sleep through the six months that they need for digestion."

其中的英文boa constrictors在法文原版《小王子》中是serpents boas,但据英文和法文版维基百科,Boa constrictor的英文和法文普通名称都是boa constrictor。

以上两段在《小王子》中译本中译作“蟒蛇”而不是“绞蟒”:

当我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在一本描写原始森林的名叫《真实的故事》的书中,看到了一副精彩的插画,画的是一条蟒蛇正在吞食一只大野兽。页头上就是那副画的摹本。

这本书中写道:“这些蟒蛇把它们的猎获物不加咀嚼地囫囵吞下,尔后就不能再动弹了;它们就在长长的六个月的睡眠中消化这些食物。”
【Fougerelis的帖子从翻译角度进行了阐述,对问题解决很有帮助】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