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以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
《汉语大词典》:
被3[pī ㄆㄧ]
[《集韻》攀糜切,平支,滂。]
“披1”的古字。1.后作“披”。搭衣于肩背。《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荆棘,以來歸我先君。”杨伯峻注:“被同披。蒙,冒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2.后作“披”。穿着。《孟子·尽心下》:“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及其爲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君之後宫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陛下既尊羣臣顯以冠冕,被以文繡,載以華輿。”3.后作“披”。比喻精神上的担负。《左传·僖公四年》:“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然爲基督宗徒,則身被此名,正如中國所謂叛道,人群共棄,艱於置身,非强怒善戰豁達能思之士,不任受也。”4.后作“披”。靠近;依傍。《战国策·魏策一》:“殷紂之國,左孟門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被山,有此險也,然爲政不善,而武王伐之。”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魏策》曰:‘殷紂之國,前帶河,後被山。’則被非帶也……《上林賦》曰:‘被山緣谷,循阪下隰。’皆謂傍山也。故徐廣曰:‘披,旁其邊之謂也。’披、被古今字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葍》:“葍蔓生,被樹而升。”5.后作“披”。见“被3被”。6.后作“披”。见“被3隄”。7.后作“披”。劈开;打开。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佛寺俱空,塑像盡被胸背以取腹中物。”8.后作“披”。量词。表示护身物之计量。《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條侯子爲父買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裴駰集解引张晏曰:“被,具也,五百具甲楯。”《元史·世祖纪十三》:“洞蠻請歲進馬五十匹,雨氈五十被,刀五十握;丹砂、雌雄黄等物,率二歲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