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魍魎】1.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孔子家语·辨物》:“木石之怪夔魍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鵂鶹歲久能人語,魍魎山深每晝行。”参见“罔兩”、“蝄蜽”、“魑魅魍魎”。2.疫神。传说颛顼之子所化。汉蔡邕《独断》:“帝顓頊有三子,生而亡去爲鬼。其一者居江水,是爲瘟鬼;其一者居若水,是爲魍魎;其一者居人宫室樞隅處,善驚小兒。”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昔顓頊氏有三子,死而爲疫鬼:一居江水,爲瘧鬼;一居若水,爲魍魎鬼;一居宫室,善驚人小兒,爲小鬼。”3.影子外层的淡影,光的衍射物。《文选·班固〈幽通赋〉》:“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云已。”李周翰注:“魍魎,影外微陰也。”4.恍惚;迷茫无所依貌。《淮南子·览冥训》: “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
【蝄蜽】亦作“蛧蜽”。传说山川的精怪。《国语·鲁语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韦昭注:“蝄蜽,山精,傚人聲而迷惑人也。”《说文·虫部》:“蝄蜽,山川之精物也。淮南王説:‘蝄蜽,狀如三歲小兒,赤黑色,赤目、長耳、美髮。’”桂馥义证:“字書從鬼同。”汉张衡《南都赋》:“追水豹兮鞭蝄蜽,憚夔龍兮怖蛟螭。”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一》:“蝄蜽,俗作魍魎。”
【罔兩】亦作“罔閬”。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杜预注:“罔兩,水神。”《史记·孔子世家》:“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孌彼洛神,既非罔兩;惟此水師,亦非魑魅。”2.喻凶恶的坏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腌臢打脊,罔兩當直,着得隨它去,路上偷飯喫。”刘半农《拟儿歌·铁匠镗镗》:“锄头打出种田地,刀枪打出杀罔两。”3.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庄子·齐物论》:“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郭象注:“罔兩,景外之微陰也。”章炳麟《俱分进化论》:“雙方並進,如影之隨形,如罔兩之逐影,非有他也。”4.心神恍惚,无所依据。汉司马相如《哀二世赋》:“精罔閬而飛揚兮,拾九天而永逝。”《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王逸注:“罔兩,無所據依貌。”
【罔閬】见“罔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