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22阅读
  • 4回复

【歌仔戏】【芗剧】【落地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5-08-19
《现代汉语词典》第5、6、7版:
【歌仔戏】gēzǎixì  [名] 台湾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当地民谣山歌发展而成。流行于台湾地区和福建芗江(九龙江)一带。福建称之为芗剧。
【芗剧】xiāngjù  [名] 流行于台湾地区和福建南部芗江九龙江中游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清末在台湾形成。台湾称之为歌仔戏。
------------------------------------------
BTW,《现汉》一处说芗江即九龙江,一处说芗江是九龙江中游,似不够严谨。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8-19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歌仔戏(gezai xi / gezai opera)】中国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全省、福建南部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东渡,也有人因逃荒和抗拒清廷统治相继移居台湾。许多闽南民间的歌舞曲艺,如漳州的“锦歌”,同安的“车鼓弄”,安溪的“采茶褒歌”,随他们的迁徙而流入台湾并逐渐流行。“锦歌”原为民歌小调,后加乐器伴奏,发展成坐唱的曲艺形式。流入台湾后,城乡民间纷纷组织“乐社”,并将“锦歌”唱腔“四空仔”改为“七字仔调”,“五空仔”改为“倍思”和“大调”,人们统称之为“歌仔调”,刊印的唱本称“歌仔册”,乐社习唱活动的地方称“歌仔馆”,后来又从坐唱发展为节日结队边走边唱形式,称作出“歌仔阵”。20世纪20年代初,“歌仔阵”逐渐与民间歌舞“车鼓弄”和“采茶褒歌”相结合,开始演唱小戏,称之为“车鼓戏”。……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6-01-25
《辞海》第6版:
【歌仔戏】亦称“台湾歌仔戏”。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福建南部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清末民初由闽南传人台湾的“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为基础发展而成。初在地坪拉场演唱,故称“落地扫”。后受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剧种的影响而搬上戏曲舞台。1928年歌仔戏传入闽南,曾在当地盛行一时。抗日战争期间曾遭禁演,1945年后才逐渐得以恢复。主要曲调有七字仔、杂念仔、大调倍思和民歌时调等,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1-09-16
台湾《国语辞典》:
【歌仔戲】gē zǐ xì  一種民間戲曲。流行於閩、臺地區。明末閩南的錦歌、採茶曲、車鼓弄等民間藝術傳入臺灣後,吸收本地的民歌、說唱,並受京戲、四平戲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獨立戲種。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稱為「落地掃」。主要曲調為七字調、大調、哭調、雜念調等。伴奏樂器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臺灣笛為主,伴以鑼鼓等打擊樂器。今日在大陸閩南龍溪、薌江一帶,流行的歌仔戲,是由臺灣傳過去的。

【薌劇】xiāng jù  流行於福建漳州地方一帶的歌仔戲。因漳州又名薌江,故稱為「薌劇」。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2-13
《汉语大词典》:
【薌劇】也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台湾及闽南的芗江(今属龙海县)、同安、厦门等地。此剧种始于清末在台湾的闽南居民间,闽南人之侨居于东南亚各国者亦多演出。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