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语辞典》:
【驢脣不對馬嘴】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言語或答問不相符合。《兒女英雄傳·第四〇回》:「這老頭兒,這纔叫個問官答花,驢脣不對馬嘴。」也作「驢頭不對馬嘴」。
【驢頭不對馬嘴】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答非所問或彼此不相符合。《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頭不對馬嘴,急了一身臭汗。」也作「驢脣不對馬嘴」。
【牛頭不對馬嘴】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情兩不相符。《官場現形記·第一六回》:「只要人家拿了他一派臭恭維,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亦快樂。」《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作「牛頭不對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