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诗:“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后以“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胸有已成之竹,山無難劈之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輝的神情,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苏曼殊《绛纱记》:“余鞠躬謝不敏,不知余舅父胸有成竹矣。”峻青《海啸》第三章:“老宫相信,这件事,大老姜早在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深思熟虑过了,而且已经胸有成竹。”
【成竹在胸】画竹子以前,心中先已有竹子的形象。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后以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賜教一二呢?”柳亚子《纪梦》诗序:“老謀深算,成竹在胸。”邹韬奋《经历》十:“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形势。”亦省作“成竹”。清郑燮《题画·竹》:“然有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柯灵《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有成竹无成竹,应作如是观。”参见“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