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腋,指狐狸腋下的毛皮。语本《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钱熙祚校注:“粹,原作狐;依《意林》引此文改。《意林》皮作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他這會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機會捐過知縣班。果然一齊應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裏填了部照出來。”孙中山《香港兴中会宣言》:“各會友好義急公,自能惟力是視,集腋成裘,以助一臂。”亦作“集腋爲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集腋爲裘,妄續《幽冥之録》。”《新闻出版报》1990.3.21:“于是剪报的内容便由剪别人的作品到剪自己的作品,集腋为裘,居然有了几本书。”
【集腋爲裘】见“集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