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一封信 尊敬的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的各位专家: 据我了解,《现代汉语词典》从1960 年试印至今,已经发行至第7版,该词典是国人特别是广大师生普遍使用的工具书,拥有极为全面的、权威性的汉语数据,然而,我在使用该词典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沬”字,需要重新解释。 我手中的《现代汉语词典》是 2005 年 6 月第 5 版,“沬”字在其第931 页,其解释为:“mei, 商朝的都城,又称朝歌(zhao-ge ),在今河南汤阴县南。”我认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应改为:“在今河南淇县。” 为什么会出现“在今河南汤阴县南”这个错误呢?这与《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年代背景和“沬”地的历史沿革有关。1956 年国家立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现代汉语词典》,1958 年正式开编,1960 年印出“试用本”征求意见。而在此关键时期,曾经的沬地,当时的淇县消失了。 淇县古称沬邑、沬乡、朝歌,位于河南省北部,在汤阴县之南,是一个古老的县,西汉初年就曾设置朝歌县。也是一个小县,面积590 余平方公里,20 世纪50 年代初期,人口10 万余人。1954 年9 月16 日,在淇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县长李桂华作了《关于第一次人代会议的执行检查和撤销淇县建制,合并为汤阴县》的报告,9 月20 日,根据省政府决议,撤销了淇县建制,正式合并为汤阴县。淇县所属区域归汤阴县管辖,原淇县城关镇改为汤阴县朝歌镇。直到8 年后的1962 年8 月21 日,中国共产党安阳地区委员会发出《关于恢复淇县建制的通知》,淇县和汤阴县开始分设,淇县终于恢复建制。正处在编纂《现代汉语词典》之际,淇县成了汤阴县的“南部”,当时只能将古“沬”地定位于“今河南汤阴南”。虽然在词典正式出版(1978年12 月)前的1962年淇县恢复建制,但是错过了1960 年的征求意见期。1975年有过对词典的修订,但修订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那是绝大部分单位都是工农兵干部掌权,专家学者靠边站的时代,词典编纂人员中有选用的煤矿工人,无线电厂工人和几名军人,这些人本身文化素养就不高,每天还把主要精力用到了学习《毛泽东选集》上,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个生僻的“沬”。就是今天,这个“沬”字也不常用,还有很多人对“沬”和“沫”不分。 那么,我提议将“沬”定位于“河南淇县”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是史籍文献记载 1、《史记·周本纪》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牧野,乃誓。”。【正义】括地志云:“卫州城。故老云周武王伐纣至于商郊牧野,乃筑此城”。郦元注水经云自朝歌南至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牧野也。”括地志又云:“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王世纪云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史记》,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11 年1 月北京第1 版,第一册第109 页、第110 页) 2、王应麟《诗地理考》卷第一:沬:毛氏曰:沬,卫邑。《书》:明大命于妹邦,孔氏注:纣所都,朝歌以北是也。《水经注》:《晋书地道记》:朝歌城,本沬邑,武丁始居之为殷都,《史记》:武乙徙河北。《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朱氏曰:所谓“殷墟”。黄氏曰:沬水在卫之北。曹氏曰:沬,即妹土,卫都所在。……傅氏曰:当是纣城外之地。孔氏曰:《酒诰》注:沬邦于《诗》,国属鄘,后三分殷畿,则纣都属鄘。朝歌,即沬邑也。(《王应麟著作集成诗考诗地理考》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11 年12 月第1 版,第210 页) 3、《路史·国名记丁》:“沬,武丁迁之,在朝歌城南,《诗·沬之乡》者,近纣都。”(《路史·国名纪》,四部备要版,第355 页) 4、《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第四章《诗地理考》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部分:5 、沫,毛氏曰:“沫,卫邑。”《书》:“明大命于妹邦。”孔氏注:“纣所都朝歌以北是也。”……【史记正义】《括地志》: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卫县西二十二里。(元刊《诗地考》卷一第二十四至二十五页,合璧本第八册第3916 页上/下栏:文津《诗地考》卷一第二十五页,文津影印本第70 册第627 页下栏)……傅璋按:此则《括地志》乃《史记·周本纪》“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中华本第一册,第122 页)句下《正义》所引,佚“卫县西二十二里”七字,有此七字则纣都朝歌故城位置坐标更为明确。(《宋人著作五种征引<史记正义>佚文考索》,中华书局,2016 年6 月北京第1 版,第224 页) 5、《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武乙)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年3 月第1 版,第72 页) 二是近、现代史学家所言 1、《殷虚书契考释原稿信札》(罗振玉撰著):“都邑第一:《史记·殷世家》《正义》引《竹书记年》谓: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五年更不徙都。然,考之《史记·殷世家》,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三代世表作庚丁徙河北)。《今本竹书纪年》:武乙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沬,王氏《诗地理考》引《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以卜辞中所载帝王之名考之,直至武乙而止,据此可知:迁沫必在帝乙之世,竹书误。而《世纪》所记为得实也”(《殷虚书契考释原稿信札》,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 年5 月第1 版,第13 页) 2、《中国史稿》(郭沫若主编)载:“帝乙末年,迁居到沬,即现在河南省淇县的朝歌”。(《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 年7 月第1 版,第1 册,第7 页) 3、《卜辞通纂》(郭沫若著):“帝乙末年必有迁沬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也无从说明。”(《解读朝歌》,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3 月第1 版,第7 页) 三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1、《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马世之著)载:沬,商代子姓国,因濒临沬水而得。甲骨卜辞中提到的沬,一般都写作“昧”,如“□申卜,贞:王往于昧……”(《合集》8064 )“庚寅卜,尹贞:□其田于昧,无灾?”董作宾《殷历谱》卷一云:“帝乙、帝辛时,又有所谓‘妹’,即《说文》之昧。”……沬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淇县朝歌镇一带。《诗·鄘·桑中》云:“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毛《传》曰:“沬,卫邑。”《经典释文》谓:“沬,音妹,卫邑也。”……《中国城镇·河南卷》淇县城关镇云:“淇县因临淇水而得名,城关镇古称沬邑。”商末,殷商皇帝武丁、武乙迁都于沬。公元前1115 年,帝乙定都于沬,其子帝辛(纣王)继续为都,并更名朝歌。……沬与商为同姓国,武丁卜辞云:“乙未,妇沬氏,夕。”(《戬寿》35 ·8 )表明武丁娶沬国之女为妻,系同姓通婚。彼时,商沬之间关系甚好。商代末年,商王不断到沬国来游玩和田猎,并以此为别都。沬人虽然被迫迁到别处,但沬乡、沬邑之名却被保留下来。”(《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 年版,第129 页、第130 页) 《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一书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内容应该真实可靠。 2、《商源流史》(何光岳)第四章第四节《武丁时的方国》,武丁时的方国有:邶、比、黎、铁、奄……沬……,皆商朝子姓亲族之国。而异姓之国有:卫,在今河南淇县,为商所并。(《商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11 月第1 版,第80 页) 《商源流史》(何光岳)第三十章《沬国考》:沬国为商王武丁之后,子姓。《路史·国名纪丁》商氏后:沬,武丁迁之,在朝歌故城南。《诗·沬之乡》者,近纣都(《水经》纣都在冀州大陆之野。),在今河南淇县。(《商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11 月第1 版,第495 页) 《商源流史》(何光岳)第三十章《沬国考》:沬即妹、未、味、昧、□通用。而武丁之妻有妹氏,见于甲骨文:“乙未,妇妹氏,夕。□。”(《戬寿》三五·八)则系同姓女为婚。……自纣以沬为离宫朝歌后,沬人大概已被迁走。(《商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11 月第1 版,第496 页) 何光岳生前为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他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专家,长期从事远古历史和炎黄文化的研究,在“中华民族源流史”、“ 中国姓氏源流史”、“ 炎黄历史文化”专业研究方面具有专长和突出成就,他所著的《商源流史》曾获湖南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其《沬国考》内容真实性是很高的。 3、《卫国文化史考》载:《沬司徒疑簋》曰:“王来代商邑,命康侯鄙于卫。沬司土(徒)疑暨鄙。作厥考尊彝。目目。”王指成王,沬是殷畿内诸侯小国,在今河南淇县北。沬司徒,当时原沬地的官员,康叔封卫后,做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他来周都述职,回沬后为作纪念铸簋记载。(《卫国文化史考》,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年3 月第1 版,第36 页) 《卫国文化史考》的作者为逵富太,对地方史学颇有研究,被称为“南阳文化的挖掘机”,其创写《卫国文化史考》过程中,从《诗经》、《史记》、《左传》等浩如烟海的史家典籍中条分缕析,跋山涉水的实地考察卫国五都和相关历史遗迹,历经6 年考证辨析和辛勤努力,终于结出学术硕果。是一本受到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和参与研讨会的史学专家的高度评价的专著,对研究“沬国”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4、《话说古都群——寻找失落的古都文明》(张珍著):“朝歌古名沬或牧。效外即著名的‘牧野’所在地,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淇县建都始于商中期,自公元前14世纪初商王河亶甲迁相后,豫北成为王畿,王畿内封有子姓沬国,建都于今淇县县城,其史实不详。据甲骨文记载,沬为商王田猎之地,帝乙时又在此建筑离宫,成为殷商的别都,沬国因此外迁或灭亡。别都建成后,帝乙及纣王二代长期居此,离宫也是实际都城……武王率军乘胜攻入朝歌,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话说古都群——寻找失落的古都文明》,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年11 月第1 版,第97 页) 《话说古都群——寻找失落的古都文明》第一章第二节第8 部分:商卫四代故都淇县(沬、朝歌)建都史间表:古都名:沬。地理位置:淇县城关。历史时期:商。建都国名:沬。起止年代:约前14 世纪至前12 世纪。年限200。 备注:子姓封国,亡于商。 《话说古都群——寻找失落的古都文明》的作者为张轸,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该著作受到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国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著名文物专家国家历史博物馆原副馆长杜永镇的认同,并为其倾情作序,向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课题组联名鼎力推荐。该书中关于“沬”的文字应该可信。 四是史志记载 1、《晋书地道记》:朝歌城,本沬邑也。(《晋书地道记·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第1册,第五页) 2、《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八卫辉府条:朝歌故城在淇县东北,古沬邑,武乙所都,纣因之。周武王灭殷,封康叔为卫叔,《书·酒诰》“明大命于妹邦”《孔传》“纣所都朝歌以北是也”春秋闵公二年,狄灭卫,地后属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伐晋,取朝歌,战国属魏,《史记》秦始皇六年伐魏,取朝歌。汉元年,项羽立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即此地。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迳其邑。《元和志》故城在卫县西二十二里。《县志》在今县北关西社北。故卫县明宏治(原文)间割属浚县。(影印版四库全书史部《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八》卫辉府)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八卫辉府条:淇县在府北五十里……殷沫邑,周初为卫国,春秋属晋,为朝歌邑,汉置朝歌县,属河内郡,后汉建安 十七年属魏郡,三国魏置朝歌郡,寻废,晋属汲郡。(影印版四库全书史部《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八》卫辉府) 3、《淇县志》载:沬地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夏至商高宗武丁初期,约公元前1254 年,沬地已筑有简陋城垣。(《淇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年第1 版,第60 页) 殷王武丁第一个在沬邑(即朝歌)建立国都。……帝乙又从西亳北渡黄河,迁都到北蒙,又迁到沬。(《淇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2页) 五是权威辞书解释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沬条,沬即妹。殷邑名。今河南淇县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3 月第1 版,第1647 页) 该辞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地研究室主持编纂,著名史地学泰斗谭其骧先生任顾问,全国有关单位大力协作,历时二十余年,八易其稿而成,是目前最有权威的历史地名辞典。 2、《辞海·词语分册(上册)》“沬”字的解释:(一)(mei )通“昧”。微暗。《易·丰》:“日中见沬。”、古地名。春秋时卫国的一邑。在今河南淇县南。《诗·鄘风·桑中》:“爰釆唐矣,沬之乡矣。”(二)略。(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年11 月第1 版第968 页、第969 页。) 新修订的《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在立项、试印、正式出版方面,时代背景基本相同,应该借鉴。 六是历史地图印证 1、《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年10 月第1 版)第一册内容节选: (1)《商时期中心区域图》显示:沬在今河南淇县。(第13-14 页) (2)《西周时期全图》显示:卫、沬在今河南淇县。(第15-16 页) (3)《宗周、成周附近图》显示:卫、沬在今河南淇县。(第19 页) (4)《春秋时期全图》显示:卫1、沬在今河南淇县。(第20-21 页) (5)《晋秦图》显示:卫1、沬(朝歌)在今河南淇县。(第22-23 页) (6)《郑宋卫图》显示:卫1、沬(朝歌)在今河南淇县。(第24-25 页) 2、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年12 月第1 版): 《商代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显示:朝歌、(沬)即今淇县。(第11-12 页) 从以上列举五个方面事实可以充分证明:“沬”在“河南淇县”。 敬请专家以予采纳。 此致 敬礼! 夏伟田 2017 年12 月8日 见:http://www.qxzc.com/gdzgyj/html/2017/12/51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