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毛竹】竹的一种。生长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山区。秆高大粗劲,坚韧富弹性,可制作家具、农具、渔具、纸张和用于建筑等。笋鲜美,可食用。唐李商隐《武夷山》诗:“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说郛》卷六六引元刘美之《续竹谱》:“毛竹生武夷山。”《广群芳谱·竹谱一》:“猫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榦大而厚,異於衆竹,人取以爲舟。”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
【南竹】1.南山的竹子。借指竹简。《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罪愈四凶,過窮南竹。”参见“罄竹難書”。2.即毛竹。竹的一种。
【楠竹】即毛竹。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邓秀梅的目光落在路旁的三根楠竹上。”郭小川《楠竹歌》:“长江南岸的林区中,楠竹满山绿。”韦君宜《忆郭小川写诗》:“他就是走着这样的路,去紧邻的花纹公社看楠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