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乎意料之外”谈语法规范
李国英
有人认为“出乎意料之外”跟“出乎意料”一样,都是汉语社会普遍接受的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还有人列举了以下例句加以证明: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鲁迅《二十四孝图》
变动的快出乎意料之外,那么,什么事都是可能的了,所以是他!——老舍《大悲寺外》
取出信纸一看,出乎意料之外,写信的竟是一个当时参加抄我家的女孩子,叫赵远虹。——于光远《一件趣事》
由此得出,“出乎意料之外”是一种沿袭下来的惯用形式,是羡余现象的体现。
首先,现代汉语规范化不仅仅指语音的规范化和词汇的规范化,而且包括语法的规范化。凡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都应视为病句。但是,生活中常出现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
1.今天,为了庆祝第10个教师节的到来。
2.她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3.纪念×××诞辰一百周年。
4.坐在他身旁的一位外国人突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这些句子乍听没什么毛病,意思似乎也能为听者理解,但是,从语法的角度仔细去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破绽。
庆祝的宾语应是“教师节”,而不是“……的到来”,动宾搭配不当。“耿耿于怀”的意思是“指怀着心事,老不痛快”,已包含了“心里”的意思,句中“心里”一词实属多余。“诞辰”是“生日”的意思,作名词,句中误作了动词。“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的意思,与“笑”部分语意重复。
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有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等。“出乎意料”的意思是“超出人意料的范围”,那么,“出乎意料之外”=“出乎意料”+“之外”,从形式上明显表现为句子成分的多余,“超出意料范围之外”也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的不确定性。既然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不规范的,那么就应该纠正。前面所举三个例句中的“出乎意料之外”完全可以用“出乎意料”或“意料之外”代替,表达效果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变动的快出乎意料,那么,什么事都是可能的了,所以是他!
取出信纸一看,出乎意料,写信的竟是一个当时参加抄我家的女孩子,叫赵远虹。
所以,即便是名人大家,也要尊重语法规范。
第二,正确认识羡余现象。一切自然语言都具有羡余性,现代汉语也不例外。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开山鼻祖赵元任先生举例说明羡余现象:“虽然”中的“然”,原来的意思是“如此”、“这样”,现在只作为后缀,因而有了“虽然这样”,“虽然如此”这样的羡余形式,这种形式现在已属正常,说或写的人绝想不到停下来注意一下其中的羡余现象而把它解成“虽然然”。具体地说,现代汉语羡余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人们使用四字格的语言习惯,如上面所说“虽然如此”。
2.词义磨损后需要增加语言的明晰度,如“凯旋归来”“悬殊很大”,因为“凯旋、悬殊”在口语中语义已经弱化,加上同义的强化成分是很正常的。
3.白话文学形式造成同义词语使用繁复,“现如今”、“一致公认”、“亲眼看到”等等。
羡余形式除了有利于复音化和弥补受损的词义外还可以起强调词义或加重语意的作用,并能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但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羡余现象,不能把语法上的重复和多余的错误看作羡余,从而产生语法混乱。如“分道扬镳”是“各自分开”的意思,“各自分道扬镳”则是语义重复。“质疑”本来就是“提出疑问”,“提出质疑”则为语意重复。同样,“出乎意料”或“意料之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出乎意料之外”既不是四字格又不是词义磨损,也不是白话文学形式造成同义词语使用繁复,所以不是羡余现象,而是病句。
第三,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道路还很漫长。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名人、大家,到普通百姓,都难免出现语法错误。1981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是新闻工作者的事,是领导带头的问题,号召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2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语言规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入21世纪,网络语言被传播,传统语言被代替,语言的规范化问题面临挑战,怎样丰富、创新祖国的语言,使它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是摆在每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
年第7
版) 见:http://wenku.baidu.com/view/fd54555d312b3169a451a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