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
【駁船】1.转载人或货物的小船。清林则徐《会谕义律饬交凶夷并遵式具结》:“既驗之後,駁船裝載入口,一般至少亦須兩人押送,一大船分爲駁船五六十隻,則押送約須百人。”《恨海》第七回:“伯和解下兩片金葉,代了船價,叫了駁船,載了行李,起岸,入了客棧。”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九回:“他由閘北河道,坐駁船到滬。”2.一般指非自航的货船,它们可单只使用或编列成队后由拖船拖行或顶推船推行。内河中自航的驳船叫机动驳。碧野《江汉行·九曲回肠》:“长江拖轮顶托一艘艘千吨驳船,日夜运来钢材和水泥。”
駁1[bó ㄅㄛˊ]
[《廣韻》北角切,入覺,幫。]
“驳1”的繁体字。亦作“駮1”。1.马毛色不纯。亦指毛色不纯的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毛传:“駵白曰駁。”《北史·齐炀王宪传》:“文帝嘗賜諸子良馬,唯其所擇,憲獨取駁者。”唐郄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項王之騅,符主之騧,桓氏之驄,晉侯之駮。”《明史·流贼传·李自成》:“自成氈笠縹衣,乘烏駁馬,入承天門。”2.借指毛色不纯的牛。《晋书·王济传》:“王愷以帝舅奢豪,有牛名‘八百里駁’,常瑩其蹄角。”宋程大昌《演繁露·牛车》:“王濟之八百里駁,駁,亦牛也,言其色駁而行速,日可八百里也。”3.色彩错杂。《汉书·梅福传》:“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見羣鼠大者如豚,鮮澤五色,或純或駁。”唐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诗:“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清侯方域《与方密之书》:“乃遂朝夕服之無斁,垢膩所積,色黯而絲駁,亦未嘗稍解而澣濯之。”4.混杂不精纯。《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成玄英疏:“駁,雜揉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或文麗而義睽,或理粹而辭駁。”唐柳宗元《贞符》:“魏晉而下,尨亂鉤裂,厥符不貞,邦用不請,亦罔克久,駮乎無以議爲也。”宋姜夔《徵招》词序:“政和間大晟府嘗製數千曲,音節駁矣。”5.辩正是非;驳斥。汉王充《论衡·谴告》:“故以善駁惡,以惡懼善,告人之理,勸厲爲善之道也。”《新唐书·王世充传》:“﹝王世充﹞爲民部侍郎,善占對,習法,敢舞文上下。人或辨駁,世充以口舌緣飾,衆知其非,亦不能屈也。”《明史·高攀龙传》:“四川僉事張世則進所著《大學初義》,詆程朱章句,請頒天下。攀龍抗疏力駮其謬,其書遂不行。”《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十三妹聽安公子的話説得有裏有面,近情近理,待要駁他,一時却駁不倒。”巴金《家》五:“你会从你的新书本里面找出大道理驳我。”6.相异;相背。《汉书·刑法志》:“其後姦猾巧法,轉相比況,禁罔寖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文書盈於几閣,典者不能徧睹。是以郡國承用者駮,或罪同而論異。”颜师古注:“﹝承用者駮﹞不曉其指,用意不同也。”《後汉书·马援传》:“條奏越律與漢律駮者十餘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李贤注:“駮,乖舛也。”7.文体名。驳议。奏议之一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漢世善駁,則應劭爲首。”《新唐书·萧倣传》:“後以封敕脱誤,法當罰,侍講學士孔温裕曰:‘給事中駁奏,爲朝廷論得失,與有司奏事不類,不應罰。’詔可。”8.文体名。驳论,一般的辩正是非的论著。如:三国魏王基的《毛詩駁》。9.指偏于一面。《汉书·谷永传》:“改往反過,抗湛溺之意,解偏駁之愛。”颜师古注:“駁,不周普也。”10.用船转载搬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次日早晨啓輪,到了廣東,用駁船駁到岸上。”11.小船;驳船。宋赵公豫《祁门驳》诗:“舟小名爲駁,臨河體實輕。”如:铁驳。12.方言。拨,掉转。参见“駁回”。13.方言。把岸堤向外扩展。如:这堤窄了,要驳出去一米。14.树木名。赤李。《尔雅·释木》:“駁,赤李。”郝懿行义疏:“李之子赤者名駁。”15.树木名。指驳马。即梓榆。《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马瑞辰通释:“釋文引《草木疏》曰:‘駮馬,木名,梓榆也。’正義引陸璣疏曰:‘駮馬,梓榆也。其樹皮青白駁犖,遥視似駮馬,故謂之駮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山隰之木相配,不宜云獸。’其説是也。駮與駁古通用。崔豹《古今注》曰:‘六駁山中有木,葉似豫章,皮多癬駮,名六駁木。’”16.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山海经·西山经》:“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皷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禦兵。”《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乃駕馴駁之駟,乘彫玉之輿。”张铣注:“駁,獸名。”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管子》曰:‘鵲食蝟,蝟食鵔鸃,鵔鸃食駁,駁食虎。’《太平廣記》所載,似虎而略小,食虎能盡者是已。”17.用同“剥”。剥蚀。参见“駁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