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辞海》行政区名解释误、漏举隅
黄典荣 运城 市名。在山西省西南部。面积1.41 万平方千米。人口493 万(2006 年)。辖盐湖区和芮城、临猗、万荣、新绛、稷山、闻喜、夏县、绛县、平陆、垣曲十县,代管永济、河津二市。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1958 年由安邑、解虞两县合并设置运城县,1983 年改设市。2000 年升设地级市,原县级运城市改置盐湖区。 河中 ① 府名。唐开元九年(公元721 年)升蒲州治,以位在黄河中游得名。同年改为蒲州。乾元时复改河中府。治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山以南,稷山、运城市、芮城以及陕西大荔东南部等地。其后略有减缩。明洪武二年(1369 年)改为蒲州。 以上两个均被笔者省略了部分内容的词条,抄录自2009 年10 月出版的第六版《辞海》(以下简称为“2009 版”)。其中,“运城”条的相关表述,与《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撤销运城地区设立地级运城市的批复》(国函〔2000 〕68 号,发文时间为2000 年6 月14 日)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作为现今行政区名(或称“地名”)的“运城”,从2000 年下半年起,就成了地级市的专用名称;而于1983 年由原运城县改设的县级运城市,同时相应地改称“盐湖区”。由此可知,前抄“河中”条里与县名“稷山”“芮城”“大荔”并列而称的“运城市”系“盐湖区”之误。 同理,2009 版收释的“蒲州”“解州”“解州关帝庙”三词条里的“运城市”(共4 处)也应订正为“盐湖区”;而“解县”“解虞”“虞乡”三词条里的“运城县(1983 年改设市)”则应增改为“运城县(1983 年改设市,2000 年改置盐湖区)”。 另需指出,第五、六版《辞海》上均收有“运城”条,不同点在于:前者(1999 年10 月出版)解释的是县级运城市,后者解释的是地级运城市。按说,保持对县级行政区逐一出条解释这一《辞海》惯例的后者,理应与时俱进相应地补收“盐湖区”条,但它却没这样做,以致读者无法像了解其他县级行政区一样,从2009 版里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下辖8 个街道办事处、7 个镇和6 个乡的盐湖区。这无疑也是一处疏漏。 基于世纪之交以来,全国撤地设市的地方为数不少,笔者估计,类似于以上指析的错讹、疏漏,在2009 版里可能还有不少处。下面不妨再举两例: 同样是在2000 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临汾撤地设市。从此,“临汾”就不再是原县级临汾市的名称了,因为它已随着地级临汾市的设立而改称“尧都区”了。可是:1 .“临汾”条之义项②③里以及“平阳”条之义项②③④里,却仍用“临汾市”或“临汾”指称尧都区;2 .对临汾市所辖十四县和两个代管市均出条解释,唯独没有出条解释同样由临汾市管辖的系临汾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辖有10 个街道办事处、10 个镇和6 个乡的尧都区。 从1979 年出第三版开始,作为国内大型权威工具书之一的《辞海》,基本上是每隔10 年出一个新版。据悉,第七版《辞海》编纂工作已于2015 年4 月25 日正式启动,预计将在2019 年面世。因此,建议《辞海》编委,查阅民政部发布的有关公告,并在主动征得全国各地提供自己政区沿革最新资料的基础上,订正错讹,补充缺漏,力争第七版中在行政区域解释方面,补齐按例应出词条,并使所有词条里的行政区名符合现实、无懈可击。 (原载于2016 年12 月9 日《语言文字报》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