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历史上确有其事。《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当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尽忠报国”为什么后来误传成了“精忠报国”?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关系。
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被人们传为了“精忠报国”。
答案补充
是“尽忠报国”。精忠,是一种评判,对人的称赞;尽忠,对人的勉励,希望能够忠心耿耿。《宋史·岳飞传》载: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是宋高宗赵构亲笔题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而且制成旗帜,褒奖岳飞,从此岳飞上阵出战,即擎“精忠”大纛(daò,军队里的大旗),这是后人称赞岳飞“精忠报国”的出典。同样,《宋史·岳飞传》载:绍兴十一年(1141)秦桧(huì)“命何铸鞫(jǖ,审问)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
《宋史·何铸传》审问岳飞的史事,说岳飞背上四字乃“旧刺”也。按此线索考查可知这“旧刺”实是“旧制”所致。这与宋代“刺字为兵”的制度有关。宋朝统治阶级在招募兵勇时,兵勇脸部要被刺字,是为入籍标志,亦防止兵丁开小差逃跑。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说明宋代募兵制是要刺字为记的。也有不刺字于面的,如范仲淹任“环庆路拒西夏招讨史”主陕边务,所招募的兵勇只刺字于手背或手臂上。朝廷定死制度,边关大吏灵活运用,收到了较好的募兵效果。所刺文字最初是军队编号,如武德军、陕军等,稍后亦可刺吉语、警策语。
岳飞于宣和四年(1122年)19岁时于河北真定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致,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刺字于面”的士兵为当时社会所歧视,是一种下丨贱的职业。在这种背景下,岳飞既要当兵报效国家,又不能违反“刺字”入军籍的制度。因此,他选择“尽忠报国”四字刺于背部明志,是符合当时募兵制度实际情形的。(《北京日报》4.26兰殿君文)(编辑: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