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说“大洋”是银元的俗称,“光洋”是未加戳记的银元;《汉语大词典》说“大洋”是银元的俗称,“光洋”是方言,指的也是“银元”。
《辞海》第5版:
【大洋】① 中国旧时银元的俗称。②“小洋”的对称。中国使用银元后,形成十进的货币计算单位。银元一元等于大洋十角,大洋一角等于大洋十分。银角贬值后,银元一元通常可兑换十一二角。于是称银角为小洋,小洋一角一二分合大洋一角。
【烂板】币面戳满印记、失去原形的银元。中国旧时钱商使用银元时,在币面打上戳记以示保证质量,每经一次手,便加一戳记。银元逐渐失去原形而成烂板,最后以重量来计算其价值。广东尤为盛行。未加戳记的银元称“光洋”或“光板”。有少量戳记的称“花洋”。
《汉语大词典》:
【光洋】方言。银圆。徐特立《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张伯济率队往捕,其族孙正钓于塘,舍之而捕刘金一,以刑胁赎,卒出光洋六百元,始行释行。”丁玲《奔》:“我身上会比你多吗?还不是那一点阎王债,一块光洋和四张毛票。”
【大洋】1.指海洋。《水浒传》第一一六回:“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裏去了。”朱自清《〈燕知草〉序》:“难怪乎 平伯 会在大洋里想着,会在睡梦里惦着。”2.银元的俗称。刘半农《拟拟曲一》:“老哥你想:一块大洋要换二十多吊。”老舍《骆驼祥子》三:“就单说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块大洋!”3.“小洋”的对称。在旧中国,指同银元保持十进的货币计算单位。银元一元等于大洋十角,大洋一角等于大洋十分。起初银元一元兑换银角十角,银角贬值后,银元一元通常可兑换十一、二角。此后银角就称小洋、小洋一角一、二分合大洋一角。丁玲《奔》:“五个钟头要花上六角大洋,合钱就是两千了。”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
【小洋】指旧时货币“银角”。“大洋”的对称。银角初发行时,原系十进辅币,银角十角等于一元。后因铸造过滥、成色降低而贬值,需十一、二角才能兑银元一元。此后,贬值的银角就成为小洋。小洋一角一、二分合大洋一角。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因为外间的住者要从我的房里出入,所以我的每月的房租要比外间的便宜几角小洋。”茅盾《林家铺子》四:“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外加即期庄票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