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倜儻】1.卓异,不同寻常。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紀,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劉殷)博通經史,性倜儻有大志。”胡三省注:“倜儻,卓異也。”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誠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2.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三国志·魏志·阮瑀传》:“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章丘李孝廉善遷,少倜儻不泥,絲竹詞曲之屬皆精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
【俶儻】亦作“俶倘”。1.卓异不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偉俶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司马贞索隐引《广雅》云:“俶儻,卓異也。”《晋书·张载传》:“若夫魁梧儁傑,卓躒俶儻之徒,直將伏死嶔岑之下,安能與步驟共争道里乎!”宋王安石《读进士试卷》诗:“故令俶儻士,往往棄堙鬱。”2.豪爽洒脱。《魏书·阳尼传》:“性俶儻,不拘小節。”清褚人穫《坚瓠六集·幔亭仙》:“徐季暨弱冠,有才華,俶倘好義,不能俛仰塵俗。”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先是,有延陵生者,襟懷俶儻,學究天人。”钱基博《吴禄贞传》:“顧禄貞頗俶儻不羈,而良弼則禮法自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