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剋期】限期;定期;如期。《後汉书·锺离意传》:“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南史·宋纪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進。”唐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後》诗序:“裴侍中晉公出討淮西時,過女几山下,刻石題詩,末句云:‘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賊。”
【刻期】限定日期。刻,通“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爲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元年》:“虎好獵,晚歲,體重不能跨馬,乃造獵車千乘,刻期校獵。”《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樓,以逸待勞,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章炳麟《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啟超説國會議院等事,且曰:今朝廷下詔,刻期立憲。”
-------------------------------------
注:“剋”读 kè 时是“克”的繁体字,见《简化字总表》;另读 kēi,义为“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