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緙絲】我国特有的丝织手工艺。又称刻丝。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在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织成后,当空照视,其花纹图案,有如刻镂而成。始于宋代,主要产地为苏州。参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
【刻絲】即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手工艺丝织物。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定州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於木棦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綫綴於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红楼梦》第五一回:“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給了襲人。”
【克絲】即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辽史·仪卫志二》:“小祀,皇帝硬帽,紅克絲龜文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