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大百科》《新华词典》以“观音”为准,《现汉》《现规》以“观世音”为准。《辞海》说“观音”本译作“观世音”,因唐人避“世”字讳略称“观音”,玄奘译《心经》时改译“观自在”。
BTW,《辞海》提到观世音时,用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是“他”。
《辞海》第6版:
【观音(Avalokiteśvara)】本译作观世音,因唐人避“世”字讳,略称观音,玄奘译《心经》时,改译观自在。佛教大乘菩萨。佛经说他为广化众生,能示现种种形象,名为“普门示现”。《法华经·普门品》说他有三十三身:《楞严经》说有三十二应(即应化身)。佛教说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中国寺院中一般造像和图像多作女相。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及其右胁侍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中国佛教尊为“四大菩萨”之一。相传浙江普陀山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观音(Avalokitesvara)】佛教菩萨名。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全称“观世音”,又译为“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唐代避太宗讳,略称“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据信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德性,苦难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又被称为“大悲菩萨”。“观自在”,意指佛、菩萨已破除尘世的种种烦恼,进入到永恒、恬静、自在和清净的境界,名为“得大自在”。……
《新华词典》第4版:
【观音】也叫观音大士。佛教菩萨之一。佛经说其为大慈大悲的菩萨,能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原称观世音,唐时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