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审读,首先是读,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这也体现了这一工作较强的业务色彩。新闻报道是社会综合信息,其内涵与外延都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社会背景、政策环境、事实的真伪、观点的分寸等,以及发表后对当事者及社会的影响。审读者首先要读,读懂,读透,深入了解通过其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才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工作标准和自己的业务经验,从导向角度作出准确而中肯的判断。这样做的结果,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了新闻自身的规律,又避免了简单粗暴、随意上纲的偏差。如果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编采人员也比较易于接受,真正做到口服心服,效果必然是积极有效的,从而达到审读的真正目的。
在审读过程中,要处理好治“硬伤”和祛“软病”的关系。“硬伤”是指语言文字或观点上有明显的违背正确导向的问题,或是属于违反新闻纪律的报道,这比较容易看出来,必须及时指出,坚决要求改正。所谓“软病”,就是从报道的语言文字或文章本身看,没有导向问题,但放在特定的社会政策背景下,其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有问题;或时机不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或只宜内部掌握,不宜公开报道,等等。对此就要认真审读,准确把握,客观评价,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讲清根由,提出积极的意见建议。所以,治“硬伤”,如医学上的外科,对病症易发现好治疗;而对“软病”来说,则像内科,需要深入查看,全面分析,才能做出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消除隐患。
至于在审读中发现明显的标题错别字、人名地名有误等纯技术性问题,应及时指出,这也是审读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