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土墼”、“坺垒”考》(作者李仁安)一文说:“土墼”、“拔垒”是宁夏方言中的习见词语。在古代文献中曾被大量使用过,是汉语古语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保留。“土墼”、“拔垒”是古老的建筑材料。“土墼”、“拔垒”二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
《汉语大词典》: 墼1 [jī ㄐㄧ] [《廣韻》古歷切,入錫,見。] 砖;未烧的砖坯。亦指用泥土或炭屑抟成的圆块。《急就篇》卷三:“墼壘廥廏庫東箱。”颜师古注:“墼者,抑泥土爲之,令其堅激也。”宋陈师道《後山谈丛》卷二:“ 唐 末岐梁争長,東院主者知其將亂,日以菽粟與泥爲土墼,附而墁之,增其屋木,一院笑以爲狂。”宋陆泳《吴下田家志》:“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按,《说文·土部》“墼,令適也。”段玉裁注:“瓦部甓下曰:令,甓也。按令甓即令適也,甓,適、墼三字同韻……(甎)亦曰墼。”王筠释例:“案瓴適今謂之塼。” 【土墼】1.砖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吉木薩有唐北庭都護故城,則李衛公所築也。週四十里,皆以土墼壘成;每墼厚一尺,闊一尺五六寸,長二尺七八寸。”2.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土墼》:“此是燒石灰窰中流結土渣也,輕虚而色赭。”又名煤赭。3.方言。土坯。 垒1 [lěi ㄌㄟˇ] [《廣韻》力委切,上紙,來。] [《廣韻》力遂切,去至,來。] 1.砖坯。《说文·厽部》:“垒,墼也。”2.“壘”的简化字。 -------------------- 注:在《汉语大词典》中未查到“拔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