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497阅读
  • 4回复

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要加书名号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鹿子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3-11-14
常见的是没有加书名号的

没有在相关资料查到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11-14
林穗芳《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在线zhqcip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06-11
见国标。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
在线zhqcip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06-11
离线新温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2-01
作者:张延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64785/answer/173965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程名称该用什么标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
用引号?课程名称既非“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也不是“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用书名号?在“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中,课程名称哪一样也不是。
课程名称是专名,在拼音文字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要大写的,但汉语的专名号又“只用在古籍和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实际情形怎样呢?在国家语委和教育部主管的杂志和负有讲解标点责任的高校《现代汉语》等语言课的教材中,课程名称的标点十分混乱,同一个本子上,甚至同一篇文章,乃至同一页中,出现多种不同的用法是常见的事。
归纳起来,课程名称所用标点,大致有三大类型十种用法。谨罗列于下,并谈点个人的认识,供进一步研究、讨论时参考。

一、引号型
可分四种:
1. 引号1型——仅用引号
例如:(1)“现代汉语”的性质、任务和内容。(2)学习“教师口语”的重要性是什么?
这种用法的理由大概只能解释为引号中的词语已经成了专名了,因此,通过引号予以强调,提请读者注意。但这样做并不能准确地限定这些词语的意义,发生歧义是不可避免的。例中的“现代汉语”“教师口语”可以理解为有关客观对象、关于这个对象的学说体系,理解为课程反倒是在其次的。所以,引号1型似应否定。
2. 引号2型——引号内紧连“课”
例如:基本素质略好的开设“教师口语课”。
这是一种毫无理由的用法。“课”作为类名,放到引号里面讲不出任何道理。
3. 引号3型——引号后紧连“课”
例如:(1)“教师口语”课“目标教学”的思考。(2)跟初学“现代汉语”课的人说几句话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法。
很明显既已说明是“课”,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前面的引号就是完全多余的了。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下面要讲到的无标点2型的合理性。
4. 引号4型——引号后句中远处有“课”
例如:(1)“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基础课。(2)“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
这种用法虽然最后不会引起歧义,但在阅读上是有缺点的必须在读完整个句子之后,才能明白引号中的词语是课程名称,而此前仍可能产生类似于引号1型的误解。而且从经济的角度看,比起我们后面要肯定的无标点2型,并不显得简明省事。

二、书名号型
用例不多。可分三种:
1. 书名号1型——仅用书名号
例如:《现代汉语》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五部分⋯⋯
课程不等于书(教材):课程名称不一定同教材名称一致,课程也可以没有教材。所以这种将课程名称直接标为书名的用法实无可取。上例本意是说课程包括五部分,但实际上人们首先会理解为教材包括五部分。
2. 书名号2型——书名后紧连“课”
例如:近两年,普通话教学已过渡到《教师口语》课。
与书名号1型相比,歧义虽然排除了,但内在的逻辑矛盾却出现了:“《教师口语》”应该是一本书,怎么又变成“课”了呢?
3. 书名号3型——书名号后句中远处有“课”
例如:(1)《现代汉语》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2)用《应用写作》或《文秘写作》这类比较简易的技术性的课程来取代《大学语文》在高教自学考试中公共课的地位,可能明显地降低自学考试的要求⋯⋯
这种用法兼具书名号1型导致歧义和书名2号型逻辑矛盾的毛病,也不可取。

三、无标点型
可分三种:
1. 无标点1型——无标点,也不用“课”
例如:(1)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可以写通。(2)英语教学已纳入有条件的小学甚至幼儿园……(3)在大学英语中尝试以口语为主的听说课教学目前在国内还是首创⋯⋯
上述各例的本意都是说课程。但除了例(3)外,其他各例都有歧义,都是既可以指有关的客观对象,又可以指关于这个客观对象的学说体系,还可以指通过学说体系讲解客观对象的课程。即使有时靠语境帮助消除了歧义,往往也要联系很远的上下文才能解决问题。总之,不利于思维和表达的严密化,有碍于阅读的顺利进行。例(3)没有歧义完全是因为“大学英语”这种分类不可能是英语本身的分类,而只能是课程的分类,倒是应该算“特例”。但是,无标点1型在实际上是很普遍的,想阻止人们这样说,恐怕难以办到。最好是因势利导,想点办法使之严密化。
2. 无标点2型——无标点,课名后紧连“课”
例如:(1)我认为在工科大学物理课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2)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
这也是最常见的用法,没有歧义而又简单明了,值得肯定。
本文初稿形成后,发现新近出版的于根元先生主编的《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出版社年月页有一段话,肯定的一也是这种用法:课程和与其相应的教科书往往同一名称,这时,前者不用书名号,后者则需加书名号。如语文课上,小明告诉老师,他的《语文》书不见了。但是由于此书刚刚出版且印数不大多,而且这种用法是被放到书名号里捎带讲的,语焉不详,所以它大概很难被读者发现,故而这里再做点强调与补充。
3. 无标点3型——无标点,课名后句中远处有“课”
例如:(1)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均使用少数民族语而汉语只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2)现代汉语,作为大学文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将系统地讲授⋯⋯
这种用法似乎多用于从课程方面来诊释有关词语。在阅读上也是有缺点的:必须读到后面,才能明白前面的词语是课程名称而不是别的什么。可以同无标点1型的问题一样处理。面对无标点1型和无标点3型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也用专名号。《用法》规定专名号“只用在古籍和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似乎值得商榷。不仅课程名称有时需要用专名号,写作中需要专名号的情形也很多。(此处有一个原文笔者的例子,从略。)当然,如果出于更全面的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原因而不能修改《用法》中专名号的用法,亦应说明课程名称应以无标点2型为标准写法,无标点1型和无标点3型都应向它靠拢,也就是说,课程名称后最好都加“课”;至于课程名称不能用引号和书名号,理应不在话下。

参考:
书名号(《》)
引号_百度百科
书名号_百度百科
课程名称用什么标点符号--《语文建设》2000年02期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