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张东荪(Zhang Dongsun,1886~1973)】中国哲学家。字圣心。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卒于北京。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国公学大学部学长兼教授,广东学海书院院长,国立政治大学、私立光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秘书,主编《时事新报》、《新时报》、《再生》、《解放与改革》等报刊。1934年,与张君劢等组织国家社会党(后为民主社会党),任中央总务委员。抗战期间留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1946年以中国民主同盟代表的身份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等职。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的译介工作,并自创哲学学说。“五四”时期,宣扬基尔特社会主义,并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论战”。提出中国问题之解决办法一是兴办教育,二是开发实业。哲学上受康德哲学、詹姆斯实用主义、相对论哲学以及 H. 柏格森生命哲学等的影响,提出“架构论的宇宙观”和“多元认识论”。主张中国在采用西洋文明时,亦应求得一种避免西洋文明畸形化的“补救方法”。主要著作有《新哲学论丛》、《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总检讨》、《道德哲学》、《知识与文化》、《唯物辩证法论战》(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