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籍里的文字怎么活起来
汉字听写大会的主题宣传语“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既包括汉字本身,更指的是用汉字书写的篇章内容。如果说为了准备听写比赛狠背词典,而不是像老一辈那样从读书中自然学会汉字知识,只是从工具书上学,那就有点可悲了。有几个词难住了选手,多少反映出对文化的感受,对“古籍里的文字”的感受能力不足。
先说“绯闻”。主持人已经明确说了是“桃色新闻”,我相信选手是见过这个词的,那么这里为什么强调桃色呢?那就是准确告诉了你这个“绯”是个颜色词!颜色词,诸如红啊绿啊绛啊缟啊,常与丝织品有关,这个“绯”也是如此。这不是多么经典的知识,原本是多读书就能大致概括出来的,属于能感受出来的文化常识。可惜,现场选手没有往色彩方面想,只是从“传闻”的意义去推导,写了个言字边。
其后有个“樗材”,是拿樗树的质地不好来比喻无用之才。这个词够冷的,令人惊奇的是,选手竟然准确地写出了“樗”字,更让我惊讶的是,“材”字错写成了“才”。我想,“樗材”它首先是一种木材,后来转而指人,也是整体上转的,并没有“樗+才”这样的构词。这和“蠢材/蠢才”的用法并不平行,因为“蠢才”确实是“蠢+才”,是个以“才”为中心语的指人的词,“樗材”没有这个过程。最终这位选手因为这个难度不大的“材”字而离场,令人扼腕:连生僻的“樗”都会写,却失手于文化层面推导能力的欠缺。
还有一个难度不小的词:“陈师鞠旅”。这个词,从整体难度上说,写不出来情有可原。当主考官念出读音和释义时,我一下反应出三个字来:“陈”“师”“旅”。因为释义里有“集合军队”的说法,那么“师旅”是一下子能想到的,“陈师”也一样。至于“鞠”字,如果没见过这个词那是靠猜猜不出来的。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这孩子先是胡写了一个“拘”,然后写了个“师”,写出“师”后却憋在了“旅”,又推测着写了一个“尘”。如果“师旅”和“陈师”这样的古代文化基本常识在头脑里意识更强些,或许情况就会好些。
什么叫“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呢?先不说活没活起在现实生活里,首先要活起在有文化追求的人群的头脑里,具体说就是爱好中国文化的人的头脑里。参赛的少年们肩负着“复活”使命,不是靠死背词典能完成的。赛会组织者这种以汉字带出文化信息的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注意导向。仅就上述三个词而言,文化嘉宾张一清在“绯”字的解释上说到了颜色词与丝织品的关系,后两个词嘉宾都没有意地把该知道的常识强调一下。放弃这样的机会,殊为可惜,而我们作为裁判,身份又不容许开口说这个。
四、有口难言
年少时看足球,瞧黑衣裁判整场跑来跑去,心想他忙个什么呢?又不能亲自踢一脚。我总是觉得那角色好无聊,甚至想:难道面对身边不断滚过的皮球,他没有踢上一脚的冲动么?
而今当我泰然坐在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席上,在别人看来,恐怕比足球裁判无聊有加,而我却实实地体验了一把做裁判的不为人知的甘苦:头脑之紧张运转,注意力之毫无可松,瞬时判断之一发千钧,以及,太多的无奈与尴尬。
第四场开始不久,遇上个“晋阶”。当时我想,写成“进阶”怎么办?肯定讲得通啊。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在第二演播室,此词甫一读出,张一清就已开口,说“晋别写作进,前进的进就没有上升的意思了”。这正是包括裁判长在内我们五个人心照不宣的事实。但我心里当时并不能真的踏实,我想,古书里怕是免不了“进阶”的写法,前进和上升两者的意义界线真的可以分明吗?虽然说当裁判一般不愿说话,可这个时候,倒真恨不得有个机会开口引导一下,也许一个简单的提示,比如说个“晋升”,或许就可以引向标准答案,免去纷争。
想说话的冲动时而会有,主要是,想说最得体的话。考到“癣疥之疾”的时候,释义是:“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当时我想,这里光给了比喻义,喻体并不明朗,值得一解;但是解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我想,如果回答“癣疥是一种表面上的毛病”应该是比较得体的,因为“表面”可以很直接的理解为人体的表面,“毛病”暗含疾病的意思,没有直接透露“癣疥”是一种疾病的直接信息。
考到“匡诤”一词时,谁的反应都会是“匡正”,第三现场的代表队席甚至第一时间发出了欢呼。也难怪,释义“指出别人的错误,劝其改正”怎么能避免“匡正”的理解呢?我们几人意识到,这里若不加以解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释义里“改正”一语似有引向“正”字之嫌;但“劝其……”的意思,“匡正”是没有的,这是“诤”字独有的意义。可惜,没有机会让我们说出这些理据来,我们只能一边讨论,一边静候选手的结果。电视镜头清楚记录下了我们讨论的情景。此后,一选手遇到了“无裨”一词,释义是“指于事无补或无助”,例句为李渔《闲情偶寄》:“生平所著之书,虽无裨于人心世道,……”,看得出那孩子有些犯难。我想,如果他要求进一步解释,我只能说释义已经很清楚了,但我很想提示一句“后面往往跟着‘于’字,就像例句所示”。实话说,“无裨”其实不成词,我们有义务讲出常与“于”搭配这一事实。可惜,这句话也没有机会说出。唉,在这种竞赛场上做裁判,难就难在这里,多数情况下怕的是祸从口出,却也有时想说,而有口难言。
五、岂能尽如人意
“饮默”这个词的判定颇具争议。赛会提供的释义是:“忍着不吭声,隐忍沉默。”例句为司马光《再与景仁书》:“昨日得所示书,然后释然……然其中犹有未察愚意,而直以强辞抗之,此所以愤愤不得饮默,必当自伸者也。”我一看到“隐忍沉默”四个字,心想“坏了!”这要是写成“隐默”如何是好?这几场,几乎场场遇到这种事,我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查《汉语大词典》,“隐默”还真有,释义有三:一为安静恬退,二为安静恬退之人,三为沉默不出;缄默不言。选手可能也是根据释义“隐忍沉默”做的推断,写成了“隐默”。我跟两位同事商议,一位倾向于认可,另一位倾向于否。来不及更多商议之时,已到判决时刻,我们三个裁判,两人表态认可,一人表态不认可。按规则,凡出现二比一或者一比二时,必须现场解释。于是我就开口:“刚才考官释义是‘隐忍沉默’,她写成隐忍的隐、沉默的默,这个词在书面文献里也有,我觉得不能算错。”就这样,选手以二比一的判决通过了这一轮。选手及其老师未必注意到,我们只是表示“可以通过”,并没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没有认为“隐默”是“饮默”的异形。
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第二现场的嘉宾也讨论到这个词。到正式播出时我才看到,原来,这词刚一被考官读出,选手还没写的时候,张一清就已经说“她可别写成隐忍的隐啊!”另外的专家和主持人也说“这是个陷阱啊”,张一清又解释:这个“隐”字就没有了吞咽下去的意思了。而我们在现场却做出了跟他们不一致的判决。
反思这件事,其实技术上没有明显的失误,说得过去。只是面对这个例子的里里外外,反复相面的时候,觉得我当时的判定颇有不妥。
最大的失误在,情急之间只是看见了“隐忍沉默”四个字与“沉默不出;缄默不言”的对应,忽略了“饮”字带来的高及物性特征。“饮默”是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而“隐默”则是并列结构,两个词的构词方式和表义强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讲,认定异形词,词的结构应该是一致的,盘螭进阶皆然。像这个结构不一致的,准确地说就不具有同一性了。那么为什么我还是觉得我们的判定不算大错呢?这是针对命题中的释义而言的。严格说来,原词释义没有释出动宾关系来,无论是“忍者不吭声”还是“隐忍沉默”,都没有释出“吞咽”意义来。在这样的引导下,选手被引向“隐默”还真不能算错。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方面,选手不会“饮默”这个词,理应受到惩罚,但是,命题上无意的误导,难道要由选手埋单?何况,考官现场读例句时,没有读出“必当自伸者也”这个关键的小句(欲自伸,才是不饮默的最好注释)。所以,这个判定不能说师出无名。
“饮默”和“隐默”,看上去是一字之差,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在汉字的学习者、汉字听写的组织者以及社会公众中的角色缺位。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人们对它的教化意义颇多赞誉,但较多集中在汉字对传统文化的形象、韵律等方面的美感负载。我在一次面对媒体的谈话中说:我对汉字大会的高兴在于,更多的普通公众和我们一起来感受汉语汉字的自身魅力了。有的专家着眼点侧重于汉字的艺术美,而我们语言工作者,常年醉心于研究,体味的是汉字的理据美。每个汉字,它的读音分歧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字形演变是什么轨迹,它的意义古往今来是扩大了缩小了还是转移了,我很高兴我们语言文字学者的日常关注从此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日常兴趣。我们语言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向公众传达准确的语言文字知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都是如此。
汉字听写节目本身,既有娱乐价值,更有文化价值,也应该有学术价值。第二现场的嘉宾,能兼议这三重意义最好。考到“训诂”一词的时候,假如不仅解释说“这是一门关于汉字的学问,清朝发展到高峰”,而解释为“这是一门有关汉语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综合研究的传统学问”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