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61阅读
  • 3回复

【五蕴】【五阴】【五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6-04-2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五蕴(pancaskandha)】佛教术语。蕴,梵文 skandha 的意译,有聚集、“集为一类”、“以类相分”、“以类相聚”的意思。五蕴属于佛教三科之一。佛教讲“五蕴”,指构成有情生命的物质与精神成分。从大类上分,五蕴可以分为色心二法;具体说,指有情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五类要素。“蕴”也作“阴”,有“荫蔽”义,仍然是类聚含义。故又称五阴。有情众生的结构中,色蕴相当于物质成分,包括四大(地、水、火、风)和四大所造,四大所造是由四大所特有轻性、重性、湿性、涩性等物理特性,以及冷暖饥渴及软硬等。……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7-05-1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五蕴】(术语)梵语之塞犍陀 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征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0-03-27
《人民日报》2015125日第12版:《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就有“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之语,是说每个人都在用心描绘世界,去发现世俗所不能看到的自然和宇宙,这就为中国画的精神表达提供了更丰富的角度和更广阔的空间。
《人民日报》20051115日第14版:国冈主张一切众生平等,世界和平,相处共生。遵从赵朴老为他写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题字,国冈3年前重访峨眉山和五台山,回国后,在作为日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的他家中,建起了宽敞的“写经堂”,作为静坐、写经,以及研究生命诞生的神秘的处所。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2-05-22
《辞海》第7版:
【五蕴】蕴,译自梵语 Skandha,意为“积聚”“类别”。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概括。有广狭两义。狭义指构成现实人的五种事物和现象。广义指物质世界(色蕴)和精神世界(受、想、行、识四蕴)的总和。(1)色蕴,指构成身体和世界的物质;(2)受蕴,指随感官生起的苦、乐、不苦、不乐等感情;(3)想蕴,指认识直接反映的影相及形成的感觉、表象、概念等;(4)行蕴,指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生起和变化活动;(5)识蕴,指精神作用的主体。“五蕴”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如何解释,是各派确立自己思想体系的重要依据。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