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雕1[diāo ㄉㄧㄠ]
[《廣韻》都聊切,平蕭,端。]
“敦8”的被通假字。亦作“錭1”。1.同“鵰”。一种大型猛禽。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羽毛直达趾间,雌雄同色。也叫鹫。《山海经·南山经》:“水有獸焉……其狀如雕而有角。”《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司马贞索隐:“雕,一名鷲。”唐王维《观猎》诗:“迴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2.引申为凶猛。参见“雕捍”。3.治玉。后亦写作“琱”。《书·顾命》:“雕玉仍几。”孔传:“雕,刻鏤。”《文选·班固〈西都赋〉》:“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李善注:“言雕刻玉礩,以居楹柱也。”4.泛指雕刻、雕琢。《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雕,雕琢刻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雕而不器,貞幹誰則。”叶圣陶《苦辛》:“门是单扇的,雕着工细的卍字纹,从雕空处可以窥见里面的院子和中堂。”5.引申为剔去。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但文中似亦雕去不少,以至短如胡羊尾巴。”6.饰以彩绘、花纹。后亦写作“彫”。《礼记·少仪》:“國家靡敝,則車不雕幾,甲不組縢。”郑玄注:“雕,畫也。”孔颖达疏:“不雕畫漆飾以爲沂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雲霞雕色,有踰畫工之妙。”宋孙光宪《後庭花》词:“修蛾慢臉陪雕輦,後庭新宴。”7.引申为有花纹,有纹彩。《太平御览》卷四四五引三国吴谢承《後汉书》:“閎(袁閎)生公族,聞道漸訓,長於三輔仁義之俗,所謂不扶自直,不鏤自雕。”8.泛指修饰。《吕氏春秋·知度》:“賢不肖各反其質,行其情,不雕其素。”高诱注:“本性純樸,不雕飾之以爲華藻也。”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不雕其樸,用晦其明。”清钱谦益《知县张醇儒授文林郎制》:“今世民俗嚚澆,思得循良吏牧養小民,去雕返樸。”9.浮华,虚夸。参见“雕俗”。10.“凋”的古字。凋零;凋谢。《吕氏春秋·辨土》:“寒則雕,熱則脩。”高诱注:“雕,不實也。”茅盾《秋的公园》:“洋梧桐雕叶了,草茵泛黄。”11.“碉”的古字。石室。《後汉书·西南夷传》“高者至十餘丈,爲邛籠”唐李贤注:“按今彼土夷人呼爲‘雕’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後汉书十》:“今四川徼外,大金川、小金川諸土司有‘碉房’。‘碉’字,字書不見,殆李賢所謂雕矣。”12.用同“刁”。狡猾。13.用同“叼”。用嘴夹住。《西游记》第七二回:“只變做一個餓老鷹,雕了他的衣服。”14.姓。汉有雕延年。见《汉书·功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