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被 historysky 执行提前操作(2020-11-22)
—
1. 遇到方言必须改吗? 语文课本选用的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不少方言。作家金宇澄就是凭借上海方言写作的《繁花》斩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他说:“方言叙事不是旁门左道,这是文学的要求,并非所谓的‘通俗化’或者‘接地气’那么简单。” 所以,并不是遇到方言都要处理。类似的错误认识还有,“噪声”是规范名词,“噪音”是非规范名词,所以“噪音”应全部改成“噪声”。要知道,科技名词术语是专门用在科技类期刊、图书中的,那么大众类图书使用了“噪音”,有何不可呢? 2.编辑修改是否征得作者同意? 编辑的修改权不是无限大的,主要改的是硬伤,并且修改的地方应标记清楚,和作者沟通,征得作者同意。因为并非所有作者都能接受作品被修改,编辑修改的地方也不一定全部正确。 《打碗碗花》是很经典的文章,长期被教材选用。编辑因为教学需要将不影响文意的“外婆”进行编辑加工,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也侵犯了作者的权益。作品被选进课本是因为其内容本身,而不只是为了教学生识字。如果是为了教学需要,编辑应该替换一篇文章。 3. 编辑如何正确使用《现汉》? 第一,《现汉》中的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在处理上分为两种情况:(1)已有国家试行标准的,非推荐词形加括号附列于推荐词形之后,如【含糊】(含胡),这种情况必须使用括号前面的词语,否则质检算错;(2)国家标准未做规定的,在推荐词形注解后加“也作某”,如【辞藻】……也作词藻,这种情况应首先使用前面的词语,但是用后者也不算错。 第二,《现汉》是编辑的重要参考工具,是现代汉语的经典规范之作。但它不是唯一参考工具,也未囊括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情况。如果编辑将《现汉》等同于唯一规范,那就等于戴着镣铐跳舞,必然成为阻碍语言多样化的刽子手。 第三,《现汉》篇幅有限,列了部分词条供读者参考。难道《现汉》里没有的词语就不能使用?当然不是。 见:https://mp.weixin.qq.com/s/HClSEgiS3STZ5kXj1Er1i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