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起航】1条
【起航】qǐhánɡ现在一般写作“启航”。
【启航】6条
【班轮】bānlún名按固定航线定时启航的轮船。
【班期】bānqī①名班机、班轮等启航的时间。②名邮局投递邮件的固定时间?延误~。
【赶不上】ɡǎnbushànɡ①动追不上;跟不上?他骑车太快,我~。②动比不上?我的英语水平~他。③动来不及?轮船已经启航,你~了。④动遇不到;碰不上(好机遇)?这次晋级我~了。
【启航】qǐhánɡ动(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正点~。
【起航】qǐhánɡ现在一般写作“启航”。
【取决】qǔjué动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来决定(后面常跟“于”连用)?飞机明日是否启航,~于天气情况。
现代汉语词典
【起航】4条
【班轮】bānlún名有固定的航线并按排定的时间起航的轮船。
【此刻】cǐkè名这时候:~台风已过,轮船即将起航。
【开航】kāi∥hánɡ动①新开辟的或解冻的河道开始行船;新开辟的民航线开始有飞机航行。②(船只)开行;起航。
【起航】qǐhánɡ动(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天气恶劣,不能~。
【启航】0条
辞海
【起航】0条
【启航】10条
【伊芙琴尼亚】 (Iphigeneia)希腊神话中英雄‘阿伽门农之女。因其父曾冒犯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受到报复,战船不能开行。女神提出须以伊美琴尼亚为牺牲,船队方可启航,阿伽门农只得依允。后众将领哀怜伊荚琴尼亚,求女神宽恕,女神乃息怒,并引伊芙琴尼亚至訇利德港的底亚那神庙(即阿耳忒弥斯的神庙)为祭司长。
【俥】(chē) 船舶动力机器的统称。亦指火车或轮船中管理操纵动力机器者。如:开俥启航;
【达?伽马】(VascodaGama,约1469--1524)葡萄牙航海家。1497年奉葡王之命,率船队由里斯本启航,探索通往印度的航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抵马林迪(Malindi)。随后由阿拉伯航海者马吉德(ibnMa由㈤领航,同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1502—1503年第二次赴印度。1524年以葡属印度总督的身份第三次到印度,同年死于芝牡塞(Cochin)。
【都元国】 古国名。故地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部,或以为在今马来西亚西岸,也有人以为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附近或马来半岛西部的瓜拉龙运(Kuala Dungun)。汉武帝时中国访问西南海诸国的使节,启航后首先到达此国,见《汉书?地理志》。《通典》卷一百八十八“边斗”条译作“都昆”和“都军”。
【哥伦布】 (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1476年移居葡萄牙。相信地圆说。曾向葡王建议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未被采纳。1485年移居西班牙。终得西王斐迪南二世资助。1492年8月率。圣玛丽亚”号等三艘船和水手约百人,从巴罗斯港启航,横渡大西洋,10月抵达巴哈马群岛,继而航行至古巴、海地等岛。次年返回西班牙。后又三次西航(1493、1498、1502年),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中、南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带。因误认为所到达的地方即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In. dian8,意为“印度居民”)。晚年贫病交迫,抑郁而终。
【甲板机械】船舶航行时改变航向用的舵机、装卸货物时用的起货机、停泊和启航时用的锚机等一类机械的总称。一般均安装在船的甲板上,故名。
【马可?波罗】(Marco Polo,约1254—1324)一译马哥?孛罗。意大利旅行家。约1271年随其父、叔来东方。经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翻越帕米尔,于1275年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出使各地,仕元十七年。通晓中国文化礼仪,熟谙汉语和蒙古语。游历几遍中国,曾至今新疆、甘、内蒙古、晋、陕、川、滇、鲁、苏、浙、闽及北京等地。还到过缅甸。后因伊儿汗国汗遣使向元室求婚.乃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初离中国,从泉州启航,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末返抵威尼斯。1298年在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比萨人鲁思梯谦(Rusti. clano)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纪》(亦作“游记”)。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1299年获释,返威尼斯。此后经历则鲜为人知。
【麦哲伦】(Fern~o de Magalh~es,约1480---1521)葡萄牙航海家。1517年移居西班牙。1519年奉西政府之命,率船队由圣罗卡(San.1ficar)启航,越大西洋,沿巴西海岸南下,经南美洲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得名麦哲伦海峡),入太平洋。继续西行,1521年至菲律宾。因干涉岛内争斗,为土著所杀。余众逃至摩鹿加群岛(今马鲁古群岛)。次年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终于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证实了。地圆说”)。
【三保太监下西洋】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世界远程航海史上的创举。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遣内官监太监郑和(小字三保,保一作宝)与副使王景弘率水手、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当时称今文莱以西的海洋为西洋)。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启航,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至1407年返国。以后又于1407—1409年、1409—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2年(以上均在永乐时)、1431—1433年(宣宗宣德时)远航,总计二十八年间,七次出洋,经三十余国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乘的船,据载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可容一千人。这些航行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船队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超过他们几倍。郑和每到一地,都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特产,与亚非各国加强联系。南洋各地至今仍保留不少有关郑和的遗迹。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记述航行中的见闻,都很有价值。
【直运规则】 普惠制实施的重要规则之一。原产品必须从出口受惠国直接运至进口给惠国。如出于地理原因或运输需要,货物须经第三国领土,则不论是否在过境国转换运输工具或暂存货栈,都须一直处于该过境国海关监督之下,保证未投入当地市场销售或交付当地使用及加工。凡转运商品,都须提交出口受惠国签发的直运提单或过境国海关签发的证明.证明商品名称、卸货和装货日期、船名、启航日期及货物途经过境国时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