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第6版:
【郤克】即“郤献子”。春秋时晋国正卿。郤缺之子。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今河南荥阳北)之战,他为上军之佐,晋军大败,独上军以有备而还。八年,出使齐。归晋后代士会为中军之将,执国政。十一年,齐攻鲁败卫,他与士燮等率军往救,战于辇(今山东济南市西北),虽中矢受伤,流血及屦,犹击鼓不息,大败齐师。胜后回国,不以功自傲。卒谥献。
卻(xì) ① 古邑名。《说文·邑部》:“郤,晋大夫叔虎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豫部》:“郤乡,在河内。” 按当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② 通“隙”。空隙。《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成玄英疏:“郤,间郤交际之处。”引申为嫌隙。《史记·项羽本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③ 姓。春秋时有郤芮。
郄(xì) ① 同“郤”。空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亦指嫌隙。《国策·燕策二》:“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郄,遂捐燕而归赵。”② 姓。汉代有郄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