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克日】约定日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乃與克日會戰。”《陈书·後主纪》:“眷兹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訊獄。”《水浒传》第五四回:“臣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可授兵馬指揮使,領馬步精鋭軍士,克日掃清山寨,班師還朝。”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如果仅仅是克日速成的草稿,或是栈房角落的存书,改换新装,招摇过市……实际上却不过得到一大堆废物。”
【刻日】1.限定日期。刻,通“剋”。唐王建《东征行》:“相國刻日波濤清,當朝自請東南征。”《宋史·张浚传》:“時金人屯重兵于河南,爲虚聲脅和,有刻日決戰之語。”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走馬之任。”2.犹即日。《清史稿·德宗纪二》:“趣盛宣懷蘆漢鐵路刻日興工。”孙犁《澹定集·同口旧事》:“信中说:已经给我找到一个教书的位子,开学在即,希望刻日赴保定。”
【剋日】约定或限定日期。《晋书·羊祜传》:“每與吴人交兵,剋日方戰,不爲掩襲之計。”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覷曹操易如翻掌,剋日而破,指日成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有一家爲狐所祟,請往驅除,整束法器,剋日將行。”
------------------------------------------
注:“剋”读 kè 时是“克”的繁体字,见《简化字总表》;另读 kēi,义为“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