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今師興三年,可謂久矣;税及百物,可謂繁矣,陛下爲之宵衣旰食,可謂憂勤矣。”宋司马光《论横山疏》:“虜騎大至,覆軍殺將,邊城晝閉,朝廷乃爲之宵衣旰食,焦心勞思,興兵運財,以救其急。”《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與羣臣兆姓同心僇力,期滅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恥。”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皇帝宵衣旰食,欲拯生靈於涂炭。”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五:“崇祯的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反而加速了明王朝覆灭的进度。”亦省作“宵旰”。唐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诗:“聖君宵旰望時雍,丹詔西來雨露濃。”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君臣宵旰,幾一年矣,而富國之效茫如捕風。”
【旰食宵衣】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聽政,旰食宵衣。”唐陈鸿《长恨歌传》:“玄宗在位歲久,倦於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於右丞相。”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奮乾綱旰食宵衣,持國柄敬天慰廟。”郭沫若《毛主席永在》诗之一:“旰食宵衣躬盡瘁,英雄兒女淚盈巾。”亦省作“旰宵”。《诗话总龟後集》卷一引宋真宗诗:“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爾狥公。”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臣惟有殫誠夙夜,悉志旰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