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23阅读
  • 0回复

人教版语音的音变【人教社拼音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istorysky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5-08-06
人教版语音的音变

       人们说话时,不是把一个个字音孤立地发出来,而是把好多个字音连串地读出来。由于连续说话时音节和音节、声调和声调的相互影响,就产生了音变现象。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很多,应特别注意的是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具体情况如下:

一、人教版“谁”读作“shuí”,不读“shéi”。例如:(注意:以下例子均出自课本。括号内“一”“二”等代表年级;“上”“下”代表册次;数字代表课本页码。如括号内只有数字,默认为一年级上册)
谁(79、83、100、101、108、119、121)
二、变  调
(一)“一”“不”的变调
1.单用或在一词一句的末尾读本调。例如:
一二三(37)
一火灭(97)
2.在去声(四声)前一律读阳平(二声)。例如:
(1)一
一次(114)
一个(73、90、121)
一件(119)
一叫千门万户开(72)
一看(125、126)
一块(36)
一片(36、95)
一去二三里(44)
一样(114)
一座(36、66、102)
(2)不
不热了(69)
不是(42)
不要(88、118)
不用(123)
捉不住(79)
3.在阴平(一声)、阳平、上声(三声)前,“一”读去声,“不”仍读去声。例如:
(1)一
① 阴  平
一边(90)
一堆(90)
一间(108)
一棵(69)
一颗(90)
一些(93)
一只(23、39、86、90、125、126)
② 阳  平
一幅(123)
一排(21)
一群(90、118)
一条(39)
一头(90)
③ 上  声
一把(83)
一朵(39、81、120)
一挺(62)
一起(19)
(2)不
① 阴  平
人来鸟不惊(59)
不开花(17)
数不清(105)
水不深(111)
不说话(17)
② 阳  平
不熟悉(58)
说不完(23)
不一样(114)
③ 上  声
不敢(72)
不过(125)
不好(88)
不久(106)
不冷了(69)
过不了(21)
(二)“一”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不”肯定否定连用时,也按照上面的“2”“3”变调。例如:
拼一拼(33)
猜一猜(17)
读一读(80)
连一连(40)
评一评(101、119)
玩一玩(23)
比一比(89)
想一想(21、70、116、122)
找一找(55)
画一画(63)
算一算(21)
能不能(114)
(三)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调的字,多半读成阴平。例如:
C:
沉甸(diān)甸(三•下•112《卖木雕的少年》)
H:
红彤(tóng)彤(二•上•20)(三•下•106《太阳是大家的》)
黄澄(dèng)澄(二•上•20)
L:
绿茸(rōng)茸(三•下•16《语文园地一•宽带网》)  
绿油(yóu)油(64、一•下•10)
M:
毛茸(róng)茸(四•上•55)
P:
胖乎乎(一•下•24)
三、轻  声
(一)子
1.作名词的后缀,读轻声。例如:
     叶子(17)  竹子(23)  椅子(25)  桌子(25)  裤子(25)   袜子(25)
胡子(27)  狮子(40)  肚子(62)  房子(66、67、108、109) 金子(78、79)
影子(81)  猴子 (83)  兔子(83)  鸭子(84、89、90)  杏子(89、90)
桃子(89)  尺子(92)   茄子(94、115)   房子(108、109)
燕子(114、115、116)
2.“子”不是作为词的后缀,而有具体的意思时,不读轻声。例如:
(1)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例如:
子孙 \ 独生子 \ 子女 \ 孝子
(2)人的通称。例如:
男子 \ 女子 \ (莘莘)学子 \ 娘子 \ 商业巨子 \ 孺子可教 \ 《游子吟》
(3)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例如:
老子 \ 孔子 \ 孟子 \ 曾子 \ 诸子百家 \ 天子 \ 王子
(4)古代贵族五等四爵的第四等。例如:
公侯伯子男 \ 子爵
(5)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例如: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6)子部。例如:
子书
(7)动物的幼崽或卵。例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蚕子 \ 鱼子
(8)幼小的;稚嫩的。例如:
子姜
(9)某些植物的子食。例如:
花结子儿了 \ 瓜子 \ 松子
(10)小而硬的颗粒状物体。例如:
棋子 \ 算盘子 \ 弹子
(11)派生的;从属的。例如:
子公司 \ 子城 \ 子堤
(12)铜钱;钱。例如:
口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了。
3.特殊情况。不读轻声。例如:
小石子(一•下•83)
(二)名词或动词的第二个重叠音节。
  1.重叠名词本身,或其作为主语或宾语,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如:
爷爷(19、69、109)
奶奶(109)
爸爸(11、50、109)
妈妈(11、50、93、102、103、109、111、112、114、115、116、125、126)
哥哥(17)
弟弟(17)
公公(29)
娃娃(31)
平平(109)
圈圈(33)
星星(76)
点点(115?)
2.重叠动词本身,或其作为谓语,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如:
刨刨(19)
试试(24、33)
擦擦(37)
问问(58)
说说(58、88、101、119)
讲讲(73)
评评(73)
看看(73、75、102、103、112、114、121)
3.按照上面规律应该读轻声,而没有读轻声的。例如:
捉捉(19)  数数(39)
4.重叠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作为定语或状语,第二个音节不读轻声。例如:
轻轻(13)      慢慢(13)          天天(17、53)      紧紧(23)
眯眯笑(29)    弯弯(31、62、102) 扁扁(33)          短短(33)
块块(36)      飘飘(42)          尖尖(61、95)      圆圆(61)
弯弯(62)      小小(64、76)      青青(66、95)
白白 宽宽 大大(66)                闪闪(76)          蓝蓝(76)
长长(78)      常常(81)          高高(95)          粒粒(100)
5.叠字名词和叠字动词(即AABB词语)的末一个音节(即第2个A”和第2个B),不读轻声。例如:
欢欢喜喜(19)   快快乐乐(21)
来来往往(一•下•161)
蹦蹦跳跳(一•下•167)
(三)名词、动词或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里”“上”“下”“面”不读轻声。
1.里
(1)用在名词后,不读轻声。例如:
家里(49)        船里(76)         田里(78)         商场里(93)
菜园里(94、114) 地里(120、121)   雪地里(123)
(2)用在代词后,不读轻声。例如:
哪里(105;一•下•164)
2.上、下
(1)“上”用在名词后,不读轻声。例如:
地上(19、74、114、118)     山顶上(37)       晚上(50)
操场上(52、53)             头上(72)         山上(78)
货架上(93)                 广场上(102)      枝上(114)
皮上(115)                  柄上(115)        天上(118)
(2)“上”用在动词后,不读轻声。例如:
穿上(69)    加上(85)     送上(50)         涂上(54、57)
(3)“下”用在名词后,不读轻声。例如:
地下(95)    屋檐下(114)   阳光下(120)
3.面
(1)表示物体的表面,不读轻声。例如:
河面(78)
(2)作为词的后缀,附在方位词的后面,相当于“边”,不读轻声。例如:
下面(24)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87)
(四)趋向动词“出”不读轻声。例如:
长出(106)
(五)量词“个”不读轻声。例如:
一个(73)
(六)固定词语轻声与否的情况(指后面一个字)
1.以下词语读轻声。例如(按首字音序排列):
B:
玻璃(21)
C:
苍蝇(一•下•46)
窗户(一•下•31、159)
D:
灯笼(95)
地方(105、106)
点心(一•下•30)
东西(93)
嘟噜(三•下•12)
队伍(三•下•57)
E:
耳朵(27)
G:
告诉(42、102)
疙瘩(三•上•144;四•上•74)
姑娘(42)
故事(一•下•78)
H:
狐狸(25;一•下•164)
活泼(一•下•42)
J:
结实(一•下•143、145)
K:
窟窿(三•下•34)
困难(一•下•79)
L:
喇叭(14)  
力气(一•下•88)
萝卜(25、94、95)
骆驼(三•下•45)
M:
麻烦(三•上•113;三•下•22)
棉花(一•下•27、28、104等)
明白(一•下•24、25等)
名字(一•下•163)
蘑菇(一•下•103、161)
N:
脑袋(一•下•46)
暖和(69、70)
P:
漂亮(66、67)
Q:
亲戚(一•下•161)
R:
热闹(一•下•161、164)
认识(57)
S:
扫帚(一•下•47)
商量(一•下•30)
时候(一•下•85、88等)
石头(一•下•85、90)
事情(一•下•25)
舒服(一•下•28)
T:
头发(一•下•160)
唾沫(三•下•81)
W:
尾巴(27、33、83、84、85)
X:
喜欢①(一•下•24、25、46等)
先生(一•下•45、46、47等)
消息(一•下•70)
休息(一•下•65)
Y:
眼睛(一•下•28、43、51等)
衣服(14;一•下•159)
衣裳(69、70、95)
月亮(一•下•30)
Z:
枕头(125)
嘴巴(33)
注:①蓝色表示上下册矛盾。下同。
2.以下词语不读轻声。例如(按首字音序排列):
C:
菜子(一•下•116)
聪明(一•下•42)
D:
动物(109)
F:
吩咐(一•下•126)
风筝(54)
L:
垃圾(一•下•46、47、56)
力量(一•下•79)
P:
朋友(23、81)
葡萄(二•上•20)
R:
热闹(53)
S:
生日(125、126)
熟悉(58)  
T:
态度(一•下•18)
X:
喜欢(54、63)
Y:
眼睛(98)
已经(42、一•下•9)
Z:
早晨(79、87)
知道(一•下•100)
庄稼(二•上•19)  
3.特殊词语说明
(1)朋友(一•下•46)、好朋友(81)时不读轻声。
(2)小朋友(23;一•下•4、18、85)时也不读轻声。
4.轻声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而且和词汇、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普通话里,有些词读不读轻声,词义和词性往往是不同的。例如:
D:
大方   轻声:① 不吝啬;不小气。◇为人大方,从不斤斤计较。② 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不做作。◇谈吐大方 ③ 装束、样式等不俗气。◇朴素大方
          非轻声:① 有专门学问的人。◇贻笑大方 ② 一种绿茶,主要产于安徽歙县、浙江淳安等地。
大人  轻声:① 成年人。◇家里只有孩子,大人们都不在。② 旧时对官员的敬称。      
          非轻声:对长辈的敬称(多用于书信)。◇父母亲大人
地方  轻声:① 中央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跟“中央”相区别)。◇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② 本地。◇地方特色
         非轻声:① 区域;部位。◇你家在什么地方?② 部分。◇文章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地道  轻声:正宗的;纯正的;符合标准的。◇地道的长白山人参
         非轻声:地下的通道。◇过马路请走地道。
东西  轻声:① 泛指各种事物。◇上街买东西去了 ② 特指使人厌恶或喜爱的人物。◇看他那贼眉鼠眼的样子,准不是好东西。
         非轻声:东边和西边;从东到西的距离。◇操场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
多少  轻声:① 指数量的多和少。◇多少不等 ② 或多或少;稍微。◇上了几年学,多少有点文化。
         非轻声:①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数量。◇今天来了多少人?② 指代不定的数量。◇要多少,给多少
G:
过去  轻声:包含除“非轻声”以外的所有意思。
         非轻声:指以前的时期;也指以前的事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H:
好处  轻声:① 益处;优点;恩惠。◇这个人的好处就是心胸宽广,不爱计较。② 为办好事情而给中间人的利益(多指不正当的)。◇从总捞了不少好处。
         非轻声:随和;与人容易相处。◇他为人厚道,十分好处。
呼噜  轻声:睡觉时因呼吸受阻而发出的响声。◇打呼噜
         非轻声:模拟呼吸受阻或吞食时从喉咙里发出的声响。◇喉咙里呼噜地响
J:
脊梁  轻声:脊柱;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民族的脊梁
         非轻声:脊背。◇光着脊梁在院里乘凉。
精神  轻声:① 表现出来的活力。◇精神饱满 ② 有活力;有生气。◇小伙子显得格外精神
          非轻声:① 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主观世界。◇精神文明 ② 内容的实质所在;主旨。◇深入领会文件精神
R:
人家  轻声:① 泛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略相当于“别人”。 ◇别人的事,你少管。② 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略相当于“他”“他们”。 ◇他这样信任我,我不能给他丢脸。③ 称自己,相当于“我”。 ◇你别死缠着我,人家不愿意嘛。
         非轻声:① 住户。◇走了半天,也见不到一户人家。② 家庭。◇光荣人家。
X:
兄弟  轻声:① 弟弟。◇我有个兄弟在北京工作。② 称呼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兄弟,注意安全!
         非轻声:① 哥哥和弟弟。◇兄弟俩 ② 泛指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人。◇梁山众兄弟 ③ 比喻像兄弟一样密切而平等的关系。◇兄弟单位
Z:
照应  轻声:照顾;照料。
         非轻声:呼应;配合。◇文章前后照应
自在  轻声:安闲舒适。◇老两口生活得挺自在。
         非轻声:形容没有拘束和精神负担。◇逍遥自在
四、儿  化(人教版出现儿化现象时,音节不缩写)
五、语气词“啊”的音变(人教版暂未研究)
六、版本依据
1.一年级上册:2001年6月第1版    2008年5月第16次印刷
2.二年级上册:2001年12月第1版   2008年5月第10次印刷
3.一年级下册:2001年12月第1版   2008年1月第3次印刷

2008-07-16初作
2009-05-07第1次修订
2009-11-05第2次修订
2010-05-20第3次修订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