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近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休刊”事件:就在给发行量逾十万份的《家家乐》杂志发出准许休刊的批准后,由于职工反对,这份“休刊”通知又被紧急“叫停”。 而记者日前在调查中了解到,两次方向相反的“叫停”背后,是本来一直在传统媒体经营轨道上运行的杂志社,在试图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盈利模式的道路上遭遇寒冰的直接体现,种种经验教训值得相关产业人员高度关注和警惕。 一纸休刊准许引来了集体上访 《家家乐》杂志,是隶属于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一份半月刊,一度红红火火,发行量过百万份。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杂志,近期却出现了不小的风波。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管理处副处长罗广喜介绍,就在今年7月,《家家乐》杂志社打来报告,要求杂志休刊,休刊日期从2009年10期到12期。看到报批手续完备,有关部门便发出了《关于同意<家家乐>休刊的通知》。 但是通知刚发出,该杂志社职工就到新闻出版局反映该刊实行的是“总编负责制”,然而这么重大的“休刊”事件,不仅编辑、记者一无所知,总编、副总编也都蒙在鼓里,而且休刊以后的一系列善后措施都没有任何交待。“我们当时意识到,杂志社的问题可能较为复杂,于是就紧急调查,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罗广喜说。 据介绍,调查显示,休刊申请确实是在该杂志社采编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杂志社经营方面的负责人发出的,不仅没有考虑到四季度已订阅期刊的退订、退款事宜,也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杂志社运营规定的遵守。 “我们后来决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杂志社至少今年内不能休刊。后续事态如何处理,也要进一步关注。”罗广喜说。 杂志社多元化经营遭遇寒流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平面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家乐》杂志社此前为寻求多元化经营、盘活社内资产而展开的包括引入新投资方在内的一些改革尝试,是导致眼下“休刊”事件的根本原因。 《家家乐》杂志社常务副总编刘巽达介绍说,《家家乐》除了杂志外,旗下还拥有一栋大楼和一所医院。两年前,为了在平面媒体广告发行普遍萎缩的市场大环境下更好的生存,杂志社决定与民间资本合作,引入了承诺投资数千万元帮助杂志社搞活经营的民间投资方。 当杂志本身处于盈利状态时,双方的合作还能暂时相安无事。但金融危机下,杂志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甚至到了需要经济支撑的程度,这就引发了资本方和杂志社的较大冲突:一方认为刊社引进资金合作就是为了支撑刊业,“以副养文”属于天经地义;另一方则觉得资本合作的兴趣点在刊社的大楼、医院等“副业”,杂志有盈利才好,一旦有可能成为“经济包袱”,则不如通过“激进手段”,割掉“不良资产”,争议越来越大,并最终引发了这次“休刊”风波。 记者联系上现在杂志社“法人代表”、休刊建议者于江。2007年才进入杂志社的他说,由于杂志现在没法盈利,一个月亏十几万、几十万,他就打了那份“休刊申请”,“我不是什么资本方,我就是负责人,北京任命的,有权决定这个。省新闻出版局后来又不同意,那原因你问他们。”当记者询问究竟是如何得到相关任命时,他拒绝告知:“这些事情没必要告诉你。” 媒体市场化之路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目前,尽管《家家乐》杂志社暂时平息了眼前的休刊风波,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 日前,国务院制定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内,也提及了国有文化企业吸收社会资本的相关问题。国家出版新闻总署研究员、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委会主任齐永锋指出,随着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像财经类、科技类、时尚类这样一些非新闻类的媒体会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市场。而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家家乐》杂志社遭遇的“休刊”问题再次上演,无疑需要主管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责任编辑:校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