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发网上关于这两个词的争议帖子。希望大家多跟帖,从校对角度探讨一番。
文章是转载的:
一日午后,笔者在木器收藏大家张德祥先生的藏室做客。张先生谈笑风生,讲到兴起之处,还站起来,指着一具黄花梨架子床下面的牙子,一边两手象打太极拳一样舞动,一边说:“壸门轮廓的曲线,就是从中间起,向两边分,各出一道弧线,然后一勾,再一折,打个弯,向下大力度兜转,最后出马蹄。一波三折,起承转合的曲线,真是美不胜收!”而笔者听得满头雾水,忙问:“张老师,您说的‘kǔn’门,可是王世襄先生书中的壶门?”这可让张先生极其扫兴,他一脸严肃地说:“字可是壶中间加一横,千万别念‘hú’,否则,按北京话说您这就露怯了!”笔者听后,满脸惭愧。
回到家中,笔者赶紧查资料,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来这个门的起源可是渊远流长。随着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信仰穆斯林的阿拉伯地区商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又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从东汉至南北朝四百余年,逐渐发展起来了装饰性门镂空图形。开始在佛塔、造像的须弥座上,然后在建筑、家具的台座上处处出现了门的影子。门最初的多个门洞并排排列的形式,也受中亚地区穆斯林土石建筑风格的影响,如清真寺建筑中由廊柱间隔的并列的尖顶门洞的造型格局。看来,门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从东汉到魏晋,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镂空的平列门开光图形改革了商、周箱禁的造型,出现了门台座。到唐代,略去了门的底托,而出足形落于托泥之上,随之出现了高型的门桌和榻。门的基本造型再继续简化,多个平列门减为一个,当托泥也省去的时候,四面平式的造型就出现了。
在唐代,出现了高束腰家具,高束腰式高桌,上部造型类似须弥座,束腰部分也有平列门。由于作为有束腰家具起源的建筑须弥座多有平列门,而认为有束腰家具起源于门台座则多有不妥。首先,家具中门台座与建筑中有平列门须弥座是平行发展的;其次,当门在家具中深入发展并广泛应用之后,在家具制造工艺日益完善,榫卯结构日臻完美之后,才有可能借鉴须弥座造型,在唐宋之时出现榫卯结构复杂的有束腰家具;再者,已经被中国美术线条美优化的门图形变成了家具装饰的基本元素,几乎出现于所有家具类型之上,包括无束腰、有束腰的各种类型。因此,不能将门台座仅仅局限于是有束腰家具的起源,而忽视其在中国家具发展中所起的广泛影响。
壸门由多个并列简化到一个单列,而门轮廓的曲线形式则是由单一到繁复,又由复杂到简单这样发展而来的。最初门台座上的门开光上面的轮廓线呈向下翻卷并左右对称的锯齿状,左右和下部轮廓线呈向内收的弧线。当略去底托后,下部两个角端变成放大的足形末端,上部轮廓线依然保持锯齿状,也有足端开始高高翘起,卷成叶形或云头形。当平列门减成单门时,门开光上面的轮廓线也从锯齿状简约并美化成中央向上出尖,两边下垂出弧线,到接近两个角上时,向下出尖,再出弯向下直落到蹄足上,宛若卷起的帐幔那样的富有韵律性和动感的流畅曲线。这样,美丽的门轮廓线已经形成,尽管门台座、门床、门桌逐渐被淘汰,而牙条及腿足上的曲线形门轮廓线却流传下来,并对后来家具牙条曲线和腿足曲线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比如,明式的插肩榫案形家具的牙条、腿足曲线优美别致,就是在门影响下产生的。插肩榫案与夹头榫案迥然不同之处,在于插肩榫案正面牙条出门轮廓线,并且腿足挖缺做,在接近中部的位置突出卷转如花叶,足端一般还出卷云足。在唐宋,案形家具的两侧腿足之间还加横枨,一些讲究的案子要做出门装饰,门的下端卷叶线条就自然落在腿足与横枨相交之处,当逐渐发展中案形家具省去了横枨,而这类案子的腿足上的装饰未省,并且要使用复杂的挖缺工艺来体现出来。同样的情形,在一些四面平式及高束腰式家具的腿足上也有类似的与门轮廓曲线相搭配的挖缺做。
从审美上讲,门轮廓的曲线装饰出现在框架结构的矩形家具上,遂使之生动化而不呆板,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直线条的腿足在门曲线的影响下也开始随之弯曲,从而打破了矩形框架这个结构的制约,从此门这个曲线化线条美的美学元素,可以在明式家具的使用上游刃有余。
我们可以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明清家具上,找到门装饰的影子。尽管正如另一位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所说:“清代工匠以线的丰富代替过去常用的门装饰,原因是门曲线施工比各类装饰直线费工费料。”但很多有心人,依然能从清式的线条中找到与门曲线的渊源关系。
【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521664】
转自百度:
《营造法式-卷三-殿阶基》条里面讲到束腰“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这里说的是“壶”,而不是“壸”,壶门指的是束腰上葫芦(圆)形装饰性线条,状似门。(如图)《法式》里并无壸门的字眼。
徐伯安先生认为“壶门也作壸门的,亦作阃,‘闺秀之内门也’”
查《古汉语常用字典》:阃,1门槛,特别指城门的门槛,所以阃门指代的是城门;2通壸,古代宫中小巷,引申为“妇女居住的内室”,如阃围。
推测看来,壶门和壸门都是建筑上的一部分,但是前者是指壶形的门,后者则是指厚重的门。至于两者混用,因为都指门,加上字形相似。比如查资料常常见到塔上的火焰形门,常常被称为壸门。
【sjtu_houshi】看明白了,如果真如此的话,混用现象就相当严重了。侯幼彬先生《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在描述嵩岳寺塔和天宁寺塔时以及在宋须弥座的图中都将葫芦形的门一律叫做壸门。而查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卷三-殿阶基-注释16:“‘壸门’的壸字音捆(kun),注意不是茶壶的壶。”虽然《营造法式》在此确实写作“壶”,但梁先生的解释显然成为了后来学者一个范本。究竟是通假字,《法式》误写,抑或是梁先生注释错误呢?如何考证?
我也是在上次做文物普查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词的,在描述塔时,发现有的作“壸门”,有的又作“壶门”,一头雾水,回来查书,更多的看到是用“壸门”的,本以为就理应如此的,没想到还真有“壶门”一说。
【又】《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