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61阅读
  • 7回复

【壶门】和【壸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7-31
— 本帖被 日月止戈 从 【计量单位】 移动到本区(2010-06-12) —
我先发网上关于这两个词的争议帖子。希望大家多跟帖,从校对角度探讨一番。

文章是转载的:


一日午后,笔者在木器收藏大家张德祥先生的藏室做客。张先生谈笑风生,讲到兴起之处,还站起来,指着一具黄花梨架子床下面的牙子,一边两手象打太极拳一样舞动,一边说:“壸门轮廓的曲线,就是从中间起,向两边分,各出一道弧线,然后一勾,再一折,打个弯,向下大力度兜转,最后出马蹄。一波三折,起承转合的曲线,真是美不胜收!”而笔者听得满头雾水,忙问:“张老师,您说的‘kǔn’门,可是王世襄先生书中的壶门?”这可让张先生极其扫兴,他一脸严肃地说:“字可是壶中间加一横,千万别念‘hú’,否则,按北京话说您这就露怯了!”笔者听后,满脸惭愧。
  回到家中,笔者赶紧查资料,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来这个门的起源可是渊远流长。随着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信仰穆斯林的阿拉伯地区商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又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起,从东汉至南北朝四百余年,逐渐发展起来了装饰性门镂空图形。开始在佛塔、造像的须弥座上,然后在建筑、家具的台座上处处出现了门的影子。门最初的多个门洞并排排列的形式,也受中亚地区穆斯林土石建筑风格的影响,如清真寺建筑中由廊柱间隔的并列的尖顶门洞的造型格局。看来,门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从东汉到魏晋,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镂空的平列门开光图形改革了商、周箱禁的造型,出现了门台座。到唐代,略去了门的底托,而出足形落于托泥之上,随之出现了高型的门桌和榻。门的基本造型再继续简化,多个平列门减为一个,当托泥也省去的时候,四面平式的造型就出现了。
  在唐代,出现了高束腰家具,高束腰式高桌,上部造型类似须弥座,束腰部分也有平列门。由于作为有束腰家具起源的建筑须弥座多有平列门,而认为有束腰家具起源于门台座则多有不妥。首先,家具中门台座与建筑中有平列门须弥座是平行发展的;其次,当门在家具中深入发展并广泛应用之后,在家具制造工艺日益完善,榫卯结构日臻完美之后,才有可能借鉴须弥座造型,在唐宋之时出现榫卯结构复杂的有束腰家具;再者,已经被中国美术线条美优化的门图形变成了家具装饰的基本元素,几乎出现于所有家具类型之上,包括无束腰、有束腰的各种类型。因此,不能将门台座仅仅局限于是有束腰家具的起源,而忽视其在中国家具发展中所起的广泛影响。
  壸门由多个并列简化到一个单列,而门轮廓的曲线形式则是由单一到繁复,又由复杂到简单这样发展而来的。最初门台座上的门开光上面的轮廓线呈向下翻卷并左右对称的锯齿状,左右和下部轮廓线呈向内收的弧线。当略去底托后,下部两个角端变成放大的足形末端,上部轮廓线依然保持锯齿状,也有足端开始高高翘起,卷成叶形或云头形。当平列门减成单门时,门开光上面的轮廓线也从锯齿状简约并美化成中央向上出尖,两边下垂出弧线,到接近两个角上时,向下出尖,再出弯向下直落到蹄足上,宛若卷起的帐幔那样的富有韵律性和动感的流畅曲线。这样,美丽的门轮廓线已经形成,尽管门台座、门床、门桌逐渐被淘汰,而牙条及腿足上的曲线形门轮廓线却流传下来,并对后来家具牙条曲线和腿足曲线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比如,明式的插肩榫案形家具的牙条、腿足曲线优美别致,就是在门影响下产生的。插肩榫案与夹头榫案迥然不同之处,在于插肩榫案正面牙条出门轮廓线,并且腿足挖缺做,在接近中部的位置突出卷转如花叶,足端一般还出卷云足。在唐宋,案形家具的两侧腿足之间还加横枨,一些讲究的案子要做出门装饰,门的下端卷叶线条就自然落在腿足与横枨相交之处,当逐渐发展中案形家具省去了横枨,而这类案子的腿足上的装饰未省,并且要使用复杂的挖缺工艺来体现出来。同样的情形,在一些四面平式及高束腰式家具的腿足上也有类似的与门轮廓曲线相搭配的挖缺做。
  从审美上讲,门轮廓的曲线装饰出现在框架结构的矩形家具上,遂使之生动化而不呆板,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直线条的腿足在门曲线的影响下也开始随之弯曲,从而打破了矩形框架这个结构的制约,从此门这个曲线化线条美的美学元素,可以在明式家具的使用上游刃有余。
  我们可以在流传下来的很多明清家具上,找到门装饰的影子。尽管正如另一位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所说:“清代工匠以线的丰富代替过去常用的门装饰,原因是门曲线施工比各类装饰直线费工费料。”但很多有心人,依然能从清式的线条中找到与门曲线的渊源关系。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521664

转自百度:



《营造法式-卷三-殿阶基》条里面讲到束腰“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这里说的是“壶”,而不是“壸”,壶门指的是束腰上葫芦(圆)形装饰性线条,状似门。(如图)《法式》里并无壸门的字眼。
徐伯安先生认为“壶门也作壸门的,亦作阃,‘闺秀之内门也’”
查《古汉语常用字典》:阃,1门槛,特别指城门的门槛,所以阃门指代的是城门;2通壸,古代宫中小巷,引申为“妇女居住的内室”,如阃围。
推测看来,壶门和壸门都是建筑上的一部分,但是前者是指壶形的门,后者则是指厚重的门。至于两者混用,因为都指门,加上字形相似。比如查资料常常见到塔上的火焰形门,常常被称为壸门。
【sjtu_houshi】看明白了,如果真如此的话,混用现象就相当严重了。侯幼彬先生《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在描述嵩岳寺塔和天宁寺塔时以及在宋须弥座的图中都将葫芦形的门一律叫做壸门。而查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卷三-殿阶基-注释16:“‘壸门’的壸字音捆(kun),注意不是茶壶的壶。”虽然《营造法式》在此确实写作“壶”,但梁先生的解释显然成为了后来学者一个范本。究竟是通假字,《法式》误写,抑或是梁先生注释错误呢?如何考证?
我也是在上次做文物普查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词的,在描述塔时,发现有的作“壸门”,有的又作“壶门”,一头雾水,回来查书,更多的看到是用“壸门”的,本以为就理应如此的,没想到还真有“壶门”一说。
【又】《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7-31
  “壸门”与“壶门”之正误辨析


近年来在中国传统建筑、明清家具研究著作与画册中,标注部件结构名称时,往往将壶门形状的结构以“壸门”(壸,读音为:捆)、“壸门式轮廓”(图一)或“壸门牙条”等名称标注。但是在民间木工匠人的称谓中,又大多将此结构名称读为壶门。“壸门”与“壶门”之间,必有正误,为此,笔者结合古代建筑与家具典籍考证,发现此结构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壶门,而非“壸门”。具体例证浅析如下。

“壸门”之词义晦涩不通
    壸,其字义在《尔雅》中解释为:“宫中衖谓之壸”,(衖,简写为“弄”,同“巷”) ;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与《尔雅》一致,标明为“古时宫中的道路”。在古代“壸”字可以和“阃”通用,“阃”字的字义为门槛,特指城郭外的门槛,可借指妇女居住的内室。但无论是宫中的巷道还是城郭外的门槛,或者妇女的内室,“壸门”一词都晦涩不通,在词义上难以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中的壶门形状的结构相关联。壶门式形状的装饰手法属于舶来品,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用于佛塔宝刹、神龛壁藏、转轮经藏等佛教建筑结构中的装饰,随后明清时期的家具也逐渐吸取了这一装饰手法,和宫廷内室的装饰风格之间并无渊源关系。

    再者,在我国古代建筑与家具制作中,主要以社会中低阶层的民间工匠艺人为主体,受文化知识程度所限,对于结构部件的命名,往往联系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件,强调直观和象形。例如明式家具中的“马蹄脚”、“裹脚枨”、“炮仗筒”、“瓜棱腿”等等结构名词。壶门式结构的形状,其线条的波折起伏都与壶的形状相似,因此工匠们以“壶门”来命名,可谓合情合理。

“壸门”一词,于历代典籍中查无出处
    中国明清家具无论是木工制作、榫卯结构还是雕琢装饰,都是与传统建筑紧密相连的,涉及到具体部件结构名词,也是相互一致。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研究,不能忽视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由北宋官方颁布刊行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其内容涵盖了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锯作等等所有古代建筑工程类别中的施工方法标准、结构比例数据和工序工时等等,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在《营造法式》的第一、二卷的《总释》中,记载和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在全书三十四卷文字与配图中,均没有出现“壸门“一词,而全部以“壶门”来命名。
    例如,《营造法式》卷第三,石作制度,殿阶基之制度中记载:“造殿阶基之制,长随间广,其广随间深,阶头随柱心外阶之广……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这里是《营造法式》全卷中第一次出现“壶门”名词。如果在此质疑建筑中砖石结构的名词不足以对应木工结构名词,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营造法式》卷第六至卷十一的小木作制度。小木作制度主要记叙木工中阑槛、门窗、屏风、佛龛等制作工艺与方法。在卷第十,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之佛道帐制度中有“门窗或用壶门神龛,并作芙蓉瓣造”的记载。另外在壁藏之制度中还写道:“……唯坐腰之内造神龛壶门,门外安重台勾栏……”(图二)在《营造法式》第三十二卷,小木作制度图样内容中,有佛道帐制度对应的配图,其描绘的壶门形状与明清家具中壶门式轮廓完全相符(图三)。
    《营造法式》全卷内容中,只有“壶门”,而无“壸门”之说,且《营造法式》历经各朝官府反复修订勘正,一九二五年刊行重印的陶湘版本《营造法式》更是直接参照了故宫内藏版本,并邀请曾任清宫建筑工程总管的官员与多位名匠艺人对此书予以校勘审定,而后发行于世。“壶门”之词,在各版本记载中尽皆一致,因此,排除了典籍中错印误写的可能。另外,遍阅明代的《鲁班经匠家镜》、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段营造录》等古代典籍,也未出现“壸门”一词,故而,可以断言“壸门”一词,于历代典籍中查无出处,乃后世误读谬传所致。


“壸门”一词的谬误溯源
     谈到“壸门”一词的谬误缘由,不能不提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曾官至中华民国代理国务总理的朱启钤先生创立了中国营造学社,以研究《营造法式》内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典籍为主。营造学社内设文献、法式二组,分别由刘敦帧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主持,并聚集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事古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1934年王世襄受梁思成的推荐亦加入营造学社,从事古代建筑与家具的研究。)营造学社发展期间,大量调查数据和学术文章陆续刊登于《中国营造学社会刊》之中,此套会刊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二十三册中,从第一册至二十一册所有论文著作中,对于壶形结构名称皆以“壶门”标注,未出现“壸门”字样。例如第一卷第一册的《仿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一文中,对《营造法式》中因各版本不同存在的字词相异之处予以了对比与校勘说明,但“壶门”一词在各版本中并无相异,仍予以沿用。刘敦桢先生在《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纪略》一文中对云居寺塔的记叙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佛塔中的壶门式结构“第一层平坐下的间柱式样和壶门式群版,人物垫栱版等,表示十足的辽代作风。”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三十二页)。文中附图壶门式群版与明式家具中壶门式开光的轮廓样式一致。再有,在第六卷第三期,四十页的《苏州古建筑调查记》一文中,描叙双塔寺外观时写道“……外壁表面则于转角处隐出八角形之柱,下施地栿,上施阑额,每层配列壶门式之窗四处……”



梁思成主编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被《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二期收录,此文第一集台基中,讲解须弥座的建筑形式中写道“……有枭混莲瓣的须弥座,殆至五代乃渐盛行,至宋而更盛。基身或以小立柱分格,内镶壶门等等,基上下枭混始见复杂。”文中配列的图片也清晰的说明了壶门结构的样式(图四)。
以上所列章节,只是随意列举,《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全书中对于“壶门”的记载随处可见,因此,壶形的装饰手法在历代古籍与专家著作中皆命名为“壶门”已确凿无疑,那么“壸门”一词的误用由何处开始呢?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最后两册,即第七卷的一、二期开始出现“壸门”一词。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出版后,正值“七七”抗战爆发,此后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长沙、昆明,最终落脚在四川宜宾的李庄,期间因印刷方面的困难迫使勘误停顿了七年之久。在李庄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营造学社因陋就简,采取手写然后用毛边纸石印的方式出版了第七卷的一、二期。因是手写,故而疏漏难免,在这两册书中勘误标明的笔误就达一百多处,“壸门”一词也开始出现在不同章节中(图五),并在随后的传播中以讹传讹、沿谬成习。建国后编辑出版的简体版《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全集》等书籍中,编辑者忽略历代典籍与先辈原著,将梁思成先生早期文章中写明的“壶门”全部改为“壸门”,终至“壸门”谬传于世,以讹传讹,成为传统建筑与家具部件结构名称谬误之源。
    (图片由作者提供)
【转自http://www.hm-3223.net/html/60/list_10197.html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7-31
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结构名称“壸门”与“壶门”之正误辨析




――作者:澄怀观道






    近年来在中国传统建筑、明清家具研究著作与画册中,标注部件结构名称时,往往将壶形轮廓状的结构以“壸门”(壸,读音为:捆) 、“壸门式轮廓”(图一)或“壸门牙条”等名称标注。但是在民间木工匠人的称谓中,又大多将此结构名称读为壶门。“壸门”与“壶门”之间,必有正误,为此,笔者结合古代建筑与家具典籍考证,发现此结构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壶门,而非“壸门”。“壸门”一词既未象形,亦不达意,且晦涩不通,查无出处,应为“壶门”之误,具体例证浅析如下。


(图一)


“壸门”之词义晦涩不通


    壸,其字义在《尔雅》中解释为:“宫中衖谓之壸”,(衖,同“巷”) ;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与《尔雅》一致,标明为“古时宫中的道路”。在古代“壸”字可以和“阃”通用,“阃”字的字义为门槛,特指城郭外的门槛,可借指妇女居住的内室。但无论是宫中的巷道还是城郭外的门槛,仰或妇女的内室,“壸门”一词都晦涩不通,在词义上难以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中的壶门形状的结构相关联。且壶门式形状的装饰手法属于舶来品,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用于佛塔宝刹、神龛壁藏、转轮经藏等佛教建筑结构中的装饰,随后明清时期的家具也逐渐吸取了这一装饰手法,和宫廷内室的装饰形式风格之间并无渊源关系。


    再者,在我国古代建筑与家具制作中,主要以社会中低阶层的民间工匠艺人为主体,受文化知识程度所限,对于结构部件的命名,往往联系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物件,强调直观和象形。例如明式家具中的“马蹄脚”、“裹脚枨”、“炮仗筒”、“瓜棱腿”等等结构名词,既琅琅上口又鲜活生动,便于师徒之间代代传记。壶门结构的轮廓形状,其线条的波折起伏都与壶的形状相似,因此工匠们以“壶门”来命名,可谓合情合理。



“壸门”一词,于历代典籍中查无出处


    中国明清家具无论是木工制作、榫卯结构还是雕琢装饰都是与传统建筑紧密相连的,涉及到具体部件结构名词,也是相互一致。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研究,绝对是无法忽视北宋时期之《营造法式》的。《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由北宋官方颁布刊行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其内容涵盖了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锯作等等所有古代建筑工程类别中的施工方法标准、结构比例数据和工序工时等等,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这本书在元代也被官方重刊,明代亦将此书内容收入《永乐大典》,用此书为标准对当时的建筑工程进行审验核算,清代乾隆时期又将其录入《四库全书》,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权威性巨著。


    在《营造法式》的第一、二卷的《总释》中,记载和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在全书三十四卷文字与配图中,均没有出现“壸门“一词,而全部以“壶门”来命名。


    例如,《营造法式》卷第三,石作制度,殿阶基之制度中,记载“造殿阶基之制,长随间广,其广随间深,阶头随柱心外阶之广。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间四周并迭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榇石。其迭涩每层露棱五分;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这里是《营造法式》全卷中第一次出现“壶门”名词。如果在此质疑建筑中砖石结构的名词不足以对应木工结构名词,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营造法式》卷第六至卷十一的小木作制度。小木作制度主要记叙木工中阑槛、门窗、屏风、佛龛等制作工艺与方法。在卷第十,小木作制度六,转轮经藏之佛道帐制度中记载“……用六铺作卷头,其材广一寸,厚六分六厘,每瓣用补间铺作五朵,门窗或用壶门神龛,并作芙蓉瓣造。”另外在壁藏之制度中还写道:“……坐高三尺,深五尺二寸,长随藏身之广,下用龟脚,脚上施车槽叠涩等,其制度并准佛道帐坐之法,唯坐腰之内造神龛壶门,门外安重台勾栏……”(图二)在《营造法式》第三十二卷,小木作制度图样内容中,有佛道帐制度对应的配图,其描绘的壶门形状与明清家具中壶门式轮廓完全相符。(图三)


(图二)
(图三)


    《营造法式》不仅详细规范了以石料、木材等方式制作壶门结构的规格与工艺方法,还进一步规定了不同施工方式中所限定的工时、用料规格、用钉用胶数量等等,以此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与核算。例如,在《营造法式》卷第二十四,诸作工限,雕木作中记载:“鋜脚壶门版,实雕结带华(透突华同)每一十一盘一功”,也就是说雕刻壶门板,以实雕、透雕、浮雕方式雕刻结带花作为装饰,每一十一件记为一个功。


    综上所叙,《营造法式》全卷内容中,只有“壶门”,而无“壸门”之说,且《营造法式》历经各朝官府反复修订勘正,一九二五年刊行重印的陶湘版本《营造法式》更是直接参照了故宫内藏版本,并邀请曾任清宫建筑工程总管的官员与多位名匠艺人对此书予以校勘审定,而后发行于世。“壶门”之词,在各版本记载中尽皆一致,因此,排除了典籍中错印误写的可能。另外,遍阅明代的《鲁班经匠家镜》、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段营造录》等古代典籍,也未出现“壸门”一词,故而,可以断言“壸门”一词,于历代典籍中查无出处,乃后世误读谬传所致。



“壸门”一词的谬误溯源

    谈到“壸门”一词的谬误缘由,不能不提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曾官至中华民国代理国务总理的朱启钤先生创立了中国营造学社,以研究《营造法式》内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典籍为主。营造学社内设文献、法式二组,分别由刘敦桢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主持,并聚集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1943年王世襄先生受梁思成的推荐亦加入营造学社,从事古代建筑与家具的研究。)营造学社发展期间,大量调查数据和学术文章陆续刊登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之中,此套汇刊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二十三册,从第一册至二十一册所有论文著作中,对于壶形结构名称皆以“壶门”标注,未出现“壸门”字样。例如第一卷第一册的《仿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一文中,对《营造法式》中因各版本不同存在的字词相异之处予以了对比与校勘说明,但“壶门”一词在各版本中并无相异,仍予以沿用。刘敦桢先生在《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纪略》一文中对云居寺塔的记叙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佛塔中的壶门式结构“第一层平坐下的间柱式样和壶门式群版,人物垫栱版等,表示十足的辽代作风。”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三十二页)。文中附图壶门式群版与明式家具中壶门式开光的轮廓样式一致。再有,在第六卷第三期,四十页的《苏州古建筑调查记》一文中,描叙双塔寺外观时写道“……外壁表面则于转角处隐出八角形之柱,下施地栿,上施阑额,每层配列壶门式之窗四处……”


    同样,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一百三十九页,由梁思成、林徽因所著的《平郊建筑杂录》第四章节,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记叙天宁寺塔时写道“塔建于一方形大平台之上,平台之上始立八角形塔座。座甚高,最下一部为须弥座,其束腰有壶门花饰,转角有浮雕像。此上又有镂刻着壶门浮雕之束腰一道。”文中所配图片的壶门花饰也与明清家具中的壶门轮廓别无二致。在此卷的一百四十九页,作者还详细分析了各代壶门形式的不同:“平坐斗拱之下更有间柱及壶门,间柱的位置与斗拱不相对,其上力神像当在下文讨论。壶门的形式及其起线软弱柔圆,不必说没有丝毫六朝刚强的劲儿,就是与我们所习见的宋代扁桃式壶门也还比不上其稳健,我们的推论也以为是明清重修的结果。”


    梁思成主编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简说》被《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二期收录,此文第一集台基中,讲解须弥座的建筑形式中写道“……有枭混莲瓣的须弥座,殆至五代乃渐盛行,至宋而更盛。基身或以小立柱分格,内镶壶门等等,基上下枭混始见复杂。”文中配列的图片也清晰的说明了壶门结构的样式。(图四)



(图四)


    以上所列章节,只是随意列举,《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全书中对于“壶门”的记载随处可见,因此,壶形的装饰手法在历代古籍与专家著作中皆命名为“壶门”已确凿无疑,那么“壸门”一词的误用由何处开始呢?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最后两册,即第七卷的一、二期开始出现“壸门”一词。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出版后,正值七七抗战爆发,此后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长沙、昆明最终落脚在四川宜宾的李庄,期间因印刷方面的困难迫使刊物停顿了七年之久,在李庄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营造学社因陋就简,采取手写然后用毛边纸石印的方式出版了第七卷的一、二期。因是手写,故而疏漏难免,在这两册书中勘误标明的笔误就达一百多处,“壸门”一词也开始出现在不同章节中(图五),并在随后的传播中以讹传讹、沿谬成习。建国后编辑出版的简体版《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全集》等书籍中,编辑者忽略历代典籍与先辈原著,将梁思成先生早期文章中写明的“壶门”全部改为“壸门”,终至“壸门”谬传于世,以讹传讹,成为传统建筑与家具部件结构名称谬误之源头。

(图五)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7-31
然,民间之说或是匠人之说却有些不雅,虽是不雅却是形象,吾曾问及民间工匠,为何谓壶门,答曰男人二腿叉开之态……  小弟不禁莞尔……【网友:迷糊】
中国家具源于中国建筑.很多家具用词来自建筑.如家具用词鱼腮,是建筑中也有叫作余塞的,是通假了.古籍校刊错误之处并不罕见,比如黄帝内经就有不同刊本.
半于楼主对此二字的理解和认识似有个人情趣在内,权作有此一说.【网友:卓一】
去年澄怀观道兄给我电话谈及这个疑问,当时觉得很突然,回头查了查家里《营造法式》的三个版本,确实都是为壶非壼。
没想到没隔多久,兄的这篇文章就出炉了。考据比较充分,基本上可以坐实了。胡适先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兄的路子还是对路的。
有一点,我有个假设,就是为什么叫壶门,一般都是解释为与壶形似,我认为应该是“胡”的转音。因为它是西域特色的装饰样式,随着佛教的东渐,将之名为“胡门”是较为可信的。
兄以为然否?【网友:锦地龙】【校对网站长插一嘴:古代汉人长跪,为啥,没椅子呗,椅子来自胡人】
兄台所说的壶门,“应该是“胡”的转音,因为它是西域特色的装饰样式,随着佛教的东渐,将之名为“胡门”是较为可信的。”这点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上次电话中你提示我关于壶门与伊斯兰教或佛教装饰手法的联系,我也找了很多资料想要求证,寻找的结果是佛教装饰中与壶门开光联系的资料比较多,单伊斯兰教的书籍文章非常少,所以对于壶门一词的起源我在文章中没有涉及,看是否以后能够有机会再查阅些东西来例证。
壼门可以解释为内室之门或内宫之门,这个解释在文辞上可以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因此就用“壼门”来作为家具部件结构名称仍不具有说服力和道理。具体原因是:
1:内室之门或内宫之门的制作样式中没有与壶门结构的形式相同的,缺乏造型一致的联系,因此不具有象形状物的意义。
2:“壼门”一词在历史专业典籍中没有出处,而且与以前民间工匠口头传授或古籍记载的都不相同,所以可以推断为臆造之词。【澄怀观道】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01
乒坛骄子  2009-07-31 22:17:27
嗨,壸门、壶门,这个有了吗
校对网站长 23:27:56
我手头收集了很多资料,还有很多网友提供的,只是没时间整理呢。这个收录了。但是我也没明白到底哪个正确
乒坛骄子  23:28:28
应该是“壶门”
校对网站长 23:28:41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521664
校对网站长 23:28:47
这里说是kun门
乒坛骄子  23:29:27
我再仔细看看这个
乒坛骄子  23:30:12
你看看这个http://www.hm-3223.net/html/60/list_10197_3.html
校对网站长 23:31:06
只是一个人的言论,可能还要再看看
乒坛骄子  23:32:57
我注意这个词很久了,我倾向于kun,上面链接说kun“词义晦涩不通”,这句话不恰
校对网站长 23:34:43
其实,这两个文章我都没看呢
乒坛骄子  23:35:02
嗯,我看看这个
校对网站长 23:35:11
我先说说我对这两个词的印象吧,这样可能不会收到他们文字的影响
乒坛骄子  23:35:24

乒坛骄子  23:35:28
你说说
校对网站长 23:36:11
kun的意思是巷道;壶,就是茶壶,器皿了。
校对网站长 23:36:37
从词义的角度,kun门结合符合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
校对网站长 23:37:25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壶,更形象,壶,更简单。汉语言发展,符合形象思维符合简单规律,就是符合汉语言发展的大趋势了。
校对网站长 23:37:32
两个词都有生命力。
乒坛骄子  23:37:47
壸,宫中的道路
校对网站长 23:37:57
林荫道,和,林阴道,之争,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乒坛骄子  23:38:12
壶hu,我觉得太土,太口头化,不够书面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01
终极结论:壶门正确;壸门错误


【静水叩翎】很好的问题。我原来也没有仔细考虑两者的差异,以为可能是通假字的缘故,确实读书不求甚解,惭愧!

《营造法式-卷三-殿阶基》条里面讲到束腰“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版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这里说的是“壶”,而不是“壸”,壶门指的是束腰上葫芦(圆)形装饰性线条,状似门。(如图)《法式》里并无壸门的字眼。

徐伯安先生认为“壶门也作壸门的,亦作阃,‘闺秀之内门也’”

查《古汉语常用字典》:阃,1门槛,特别指城门的门槛,所以阃门指代的是城门;2通壸,古代宫中小巷,引申为“妇女居住的内室”,如阃围。

推测看来,壶门和壸门都是建筑上的一部分,但是前者是指壶形的门,后者则是指厚重的门。至于两者混用,因为都指门,加上字形相似。比如查资料常常见到塔上的火焰形门,常常被称为壸门。

【sjtu_houshi】看明白了,如果真如此的话,混用现象就相当严重了。侯幼彬先生《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在描述嵩岳寺塔和天宁寺塔时以及在宋须弥座的图中都将葫芦形的门一律叫做壸门。而查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卷三-殿阶基-注释16:“‘壸门’的壸字音捆(kun),注意不是茶壶的壶。”虽然《营造法式》在此确实写作“壶”,但梁先生的解释显然成为了后来学者一个范本。究竟是通假字,《法式》误写,抑或是梁先生注释错误呢?如何考证?

我也是在上次做文物普查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词的,在描述塔时,发现有的作“壸门”,有的又作“壶门”,一头雾水,回来查书,更多的看到是用“壸门”的,本以为就理应如此的,没想到还真有“壶门”一说。

【又】《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勘 误 表


页 次  位 置   误  正

141   1  壶门  壸门

【居士意见】尽管网络上“壶门”出现频率占用绝对优势,书面词典也无从查考,但从过去用词的“文雅”包括“读音”看,不会是“壶”;从两个字的意思看,也倾向于“壸”。因此可以认为“壶门”是错误的。——居士本意见又有新发现,参考如下:
【转自http://hi.baidu.com/wmquan/blog/item/6c9ea901f92df1041d958354.html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9-1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玉泉寺铁塔】…… 铁塔基座满镌海波纹,上为须弥座,各角有金刚力士一尊,体态矫健。每面束腰中央镌壶门,内一坐佛。上枋镌二龙戏珠。……
【神明裁判】…… 四川成都东郊五代后蜀张虔钊墓室棺床壶门浮雕,图中的动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断疑案的神兽獬豸……
【法门寺地宫】…… 后室秘龛的舍利容器是铁函、咸通十二年比丘智英造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图像、金花银真身舍利宝函、银包角檀香木函、水晶椁和壸门座玉棺。……
【南禅寺大殿】…… 坛高70厘米,三面砌须弥座,底层莲瓣圆浑,年代较早。束腰壸门内砖雕花卉、动物、方胜等,形象生动,刀法简洁,可能是宋、金时期遗物。……
【嵩岳寺塔】…… 塔身上段的非正向八个面上,各砌出一个壁龛,龛座隐起两个壸门,内嵌砖雕狮子,造型古朴。……
【塔】…… 墓塔多为这种形式。早期为石造,平面呈四方形,仅有基台,不筑基座。唐代开始有八角或六角形平面的,用条砖叠涩砌双层须弥座基座,束腰部分做壸门。……
【兴圣教寺塔】…… 塔外壁四明间开门,门为壸门形,上有木制月梁形过梁,两次间用砖砌出直棂窗。……
【须弥座】…… 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壸门等。……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离线historysky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4-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明汉、刘文金二位先生《传统家具文化文献中“壶门”与“壶门”之正误辨析》(《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07-05)认为应作“壶门”,详见附件。




中国第一家无纸化校对公司,公众号:jiaoduiw、jiaoduibiaozhun。郭站长联系方式:QQ32767629;微信jiaodui;手机13556123901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