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
【皮开肉绽】pí kāi ròu zhàn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惨重。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打的来皮开肉绽损肌肤,鲜血模糊,恰浑似活地狱。”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一二:“众皂隶如狼虎般,赴近前拖翻在地,三十个大毛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清·无名氏《梼杌闲评》三四回:“二人犹倨傲不服,被众人按倒,每人重责三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分付收监。”莫言《红高粱家族》四章:“爷爷牢记着曹梦九用鞋底打得他皮开肉绽的仇恨,瞅个空子就报复一下。”也作“肉绽皮开”。元·无名氏《争报恩》二折:“棒子着处,血忽淋剌,肉绽皮开。”清·李汝珍《镜花缘》三三回:“林之洋喊叫连声,痛不可忍。刚打五板,业已肉绽皮开,血溅茵褥。”也作“皮开肉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三回:“操怒,教狱卒痛打。打到两个时辰,皮开肉裂,血流满阶。”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一〇:“一只原先用铁链锁着的大黄牙狗,从正屋的房檐下奔来,把他光脚脖子猛撕了一口,皮开肉裂,热血直淌。”也作“皮开肉破”。明·罗懋登《西洋记》八八回:“却有一班小鬼,两个鬼拽着一张锯,从头上锯到脚跟下止,皮开肉破。”清·李百川《绿野仙踪》五七回:“调转身子正要看时,被郑婆子十个指甲在脸上一挝,手过处皮开肉破,鲜血长流。”
【肉绽皮开】ròu zhàn pí kāi 见“皮开肉绽”。
【皮开肉裂】pí kāi ròu liè 见“皮开肉绽”。
【皮开肉破】pí kāi ròu pò 见“皮开肉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