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45阅读
  • 1回复

“乐”字读音专访《咬文嚼字》执行主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9-17
“乐”字读音专访《咬文嚼字》执行主编
2006-05-10 16:47:10 来源: 网易专稿 作者:勾俊杰

五一期间,做为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综合素质评委的余秋雨在点评中把“仁者乐山”说成了“仁者乐(lè)山”,把“车水马龙”说成了“车(jū)水马龙”,一时间引来众多观众和网友的关注。“乐”和“车”的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同字异读问题如何解决?《咬文嚼字》杂志社的执行主编王敏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余先生的读音确实是错了

王主编介绍说,“仁者乐(lè)山”的读音,在词典里是查不到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看到过。但是“乐(yào)山乐(yào)水”作为成语,在一般成语词典里,还是很容易就能查到的,他的来源也就是“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

笔者查看了商务印书馆200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只收录了“乐”字的“lè”和“yuè”两种读音,没有对具体的“乐山乐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词语的注释。而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的《汉语成语学习词典》里,却很轻松地查到了“乐(yào)山乐(yào)水”这个成语。注释如下:

[乐(yào)山乐(yào)水] 乐: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原指聪明的人爱水,有仁义的人爱山。后以“乐山乐水”指各人的爱好或对问题的看法不同。《二程外书》卷七:“乐山乐水,气类相合。”注:乐,不要读作“lè”或“yuè”。

同样,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版的《成语大词典》以及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的《中华成语全典》里,也都收录了“乐(yào)山乐(yào)水”这个成语,并且也都注明了“乐,不要读作‘lè’或‘yuè’”。

王主编说,车(chē)水马龙,读车(jū)水马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读车(jū)的时候仅是用在象棋当中,指象棋的一种棋子,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车(jū)马炮”中的“车”,其他情况下都不读车(jū)。车水马龙这个成语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意思,很明显这里应该读车(chē),不应该读车(jū)。

余先生读乐(lè)可能是考虑到大家的接受能力

王主编认为,虽然这里“乐”的正确读音应该是“乐(yào)”,但“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的读音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已经很生疏了,而乐(lè)的读音在现实中更容易为大众接受。

我们平时讲到字的偏旁,比如说“琼瑶”两个字,从字形分析,左面偏旁是“玉”,不是“王”,但考虑到大家的接受和理解力,我们通俗地归为“王”字旁。

余先生当时读“仁者乐(lè)山”,有可能是不知道有乐(yào)的读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当时确实是考虑到普通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才故意这样读的。

如果是后面一种原因,当然余先生是有道理的。但观众指出读乐(yào),也是有道理的。那样的话,余先生就应该平心静气地把自己的实际想法说出来,双方交流一下看法,而不应该象现在这样指责批评别人,一味地为自己辩解。

无论如何,余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好的语言讨论话题,还是很不错的。

同字异读问题难解决

王主编说,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后说“仁者乐(lè)山,智者乐(lè)水”的人会越来越多,yào的读音会慢慢走出我们常见的语文生活圈子,被淘汰掉。象以前成语叶公好龙的“叶”读叶(shè),后来慢慢统一成了叶(yè)就是这样。

一个字的语音确定通常有两个规则,一个是清晰、明确,即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读音,这样大家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就不会混淆;还有一个就是经济性,即好记、方便,一个字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读音,只要别人能懂,简单点就好了。

这两个规则之间是有矛盾的,不同的人群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会遵循不同的规则。有的人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他就会把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按不同的读音区分开来,有的人图方便,对经济性要求高,就会把不同意思的不同读音马马虎虎合同为一个读音。最后读音如何确定,就要看两种力量哪种占上风。

像“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两句名诗里的“斜”字,一般对音律没有研究,不太讲究的人,就读斜(xié),但是懂诗的格律,讲押韵的人,就会读斜(xiá)。他们会觉得诗不仅意境要美,还要美在每个音节上,包括他的词语,他的平仄,他的韵律。这样的人你让他读斜(xié),他肯定不同意。

再搬出以前的例子,“千里走单骑(jì)”和“千里走单骑(qí)”,一个jì,一个qí,经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核,现在“骑”已经统一读骑(qí)。但读骑(jì)是不是一定说你错呢?也不能。因为jì的古音更符合这里“骑”字“一人一马”的意思。这确实有一个文化积累问题在里面,有些人一定要保留这样的认识也无可厚非。

这样看起来,同字异读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中国语言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典故、成语等等比比皆是,各人的观点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通过实践,在发展中慢慢摸索,找到更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解决办法,努力使我们的语言更能适应现代人生活、学习的需要。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离线admin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9-17
青歌赛余秋雨念错字引争议 多数网友表示宽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4:23 北京娱乐信报

近日,央视播出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出现“评委余秋雨念错字”的事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身为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遭到一些观众的质疑。事后,有媒体报道,余秋雨从历史与学理的角度做了解释,并不承认自己读错了音。

  为此,记者采访了余秋雨的助理以及语言专家,前者表示余秋雨会在歌手大赛结束后在博客上对此做一些说明;后者则认为余秋雨不应在大众场合读古音。

  而本报与新浪联合发起的相关调查显示,多数网友对余秋雨的言行还是表示了宽容,并支持他继续当“主考官”。

  事件回放 余秋雨读错字引发争议

  本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进行到第二场团体决赛时,评委余秋雨在点评时说到成语“仁者乐山”,将“乐”字读成“le”音。很快,场外一河南观众便来信挑错。这名观众指出,“乐”字此处应读“yao”,而不是“le”。该观众认为,余秋雨作为著名学者,担当电视歌手大赛的评委不应出现这样常识性的差错。之后,又有观众指出余秋雨在念“杯水车薪”的“车”(che)时,将该字误读成了“ju”。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很快成为网络议论热点。网民也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很多话题甚至直指余秋雨的人品。但也有网民表示,人无完人,余秋雨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议论,完全是因为树大招风。

  余方态度 此事是无聊记者制造的

  余秋雨的秘书金克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评委余秋雨念错字遭炮轰”这一事件表现得非常不悦。他先是认为余秋雨没必要为这件事情表达什么:“为什么要表达呢,都是有些无聊记者制造出来的。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余先生一解释反倒像有什么了。”他还说,这两个字其实在观众当中并没有引起媒体所说的什么狂发短信纠错之事,对此他已经和节目组核实。“只是有些记者在兴风作浪罢了。”不过,金克林最后还是透露说,等歌手大赛结束后,余秋雨可能会在其博客上写一些关于此事的说法。

  语言专家 原则上按普通话来读

  余秋雨虽然没有直接回应这些批评,但他在后来的点评中,讲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语言改革家的观点,主张用当代语的口语、容易听懂的发音方法来激活传统语言硬块,并列举了“车水马龙”中的“车”、“说客”中的“说”、“暴露”中的“暴”等多种读法共存的合理性。他还说,五四以来,我们的语音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好事情。

  记者昨天就这两个字的发音请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赵大明。他表示:“这涉及到如何读文言文的问题。在古汉语教学中,原则上就是按照普通话来读。‘仁者乐山’的‘乐’念‘le’,‘杯水车薪’的‘车’就应该读‘che’。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是这么写的。”他进一步解释说,“有的人喜欢念古音,但所念的古音也只是拟测,古代人究竟是怎么念的谁也不知道。”他认为,余秋雨不该把“杯水车che薪”的“车”读成“ju”,也不该在公众场合读古音。

  文化学者 反映当下社会焦虑症

  北大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认为,这件事情表现出当下社会乃至网络的焦虑症。“很多人似乎都愿意别人尤其是名人出错,供大众娱乐,然后自己获得快感。网络时代,很多网民是非常情绪化的,容易激动、愤怒,反应感性、快速,他会针对一个问题在网上发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情绪,因为他知道这种发泄伤害不到他自己。”他认为,这种情况,只有等我们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媒体环境逐步健康了,才能得到缓解。 信报记者 赵明宇 张守刚/文 孙京龙/摄

  调查 多数网民宽容余秋雨“读错字”

  本报与新浪论坛联合发起相关调查,截至昨天下午,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有4000多人参加了调查。调查显示,虽然在余秋雨到底有没有读错字的问题上,网友分歧非常大,但多数网友对余秋雨的言论表示宽容,支持余秋雨继续当“主考官”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3.25%。
校对标准31群:101914132
快速回复
限10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